今天我讲一下——小柴胡汤,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掰碎(以上为伤寒论原方,汉朝度量衡用量)。
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就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伤寒论》上说:“但悉一症,俱可用药,不必悉俱。意思是说,这四个症状,只要有其中一个,就可以用小柴胡汤,不需要全部具备。
像这个天时候的感冒啦、发烧啦、咳嗽啦,如果得病的人有点口苦、胁下痞硬(胸胁苦满)、或者想呕吐(心烦喜呕)、或者不想吃饭(默默不欲饮食)、或者咳嗽,那就可以基本断定属于小柴胡汤症状,如果你咳嗽可以合用半夏厚朴汤,可以加桔梗、杏仁。
如果发烧加45克生石膏,高烧90克生石膏,连续多日高烧可以加到克生石膏,这都看他病情的轻重而定。
这个小柴胡汤加生石膏的退烧效果不亚于西医退烧针以及输液,可以说退烧的速度和效果是完全超过退烧针的!
许多人呢,觉得石膏是凉的,呵呵,这个没有道理嘛~~张锡纯、刘渡舟、李可、蒲辅周,一代一代的中医大家早就澄清了,石膏它是甘、微凉,这个我亲身体验,我曾经用过白虎汤,克生石膏给一个14岁的小女孩退烧,效果非常好,根本没出现拉肚子的现象。
我小的时候啊,那时候夏天,我见村里人经常用一大块生石膏和竹叶熬茶喝,那石膏一大块,现在回想起来,至少得一斤吧,也没听谁说过拉肚不止,这个没有的事。
退烧针和输液就不行了,这东西太凉了,一针一瓶下去大人都不舒服,别说小孩子啦,许多小孩打完退烧针后脾胃都受伤了,许多天不吃饭呀!
但是小柴胡汤不一样,小柴胡汤,它是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打底,这个全部是健胃药,通过健胃来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徐灵胎曾经说过:“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确是如此啊。
所以这个理论的发明,我觉得比西医理论高明太多,要知道,小柴胡汤早在汉朝就已经普遍应用起来了,这可是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别说西医了,两千多年前,哪有美国这个国家呀。
近代,我们国家历经沧桑之后,总以为国外东西一定比中国好,连许多百姓都有一种自卑感,见到外国人激动不已,稀奇的观看好久,又是一块拍照又是怎么怎么着,没那个必要嘛!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层,这时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继续说小柴胡汤这里面的药,这个柴胡啊,现在种类也多,务必要分清,银柴胡是另一种药,可不是我们经常用的柴胡,我发现许多人抓药啊,这个药店也不完善,也没药师常驻药店,就把柴胡抓成银柴胡,然后产生了很复杂的变症和坏症,都不知道然如何治疗了。
还有啊,现在这个柴胡许多地方备了春柴胡和北柴胡根两种柴胡,春柴胡的价格是20一公斤,北柴胡根的价格大概现在是二三百一公斤,春柴胡就是绿色的竹叶柴胡,这个一般解热治疗少阳病,效果很差,放到60克顶不上北柴胡根15克。
所以现在许多药店采购呀,为了省钱,采购一些春柴胡来糊弄人,反正现在的处方单都写的是柴胡,后来我和几个同道商量了一下,干脆写处方单的时候直接写北柴胡根,后来我们在处方单上改了好多药名,比方说:紫油桂,进口沉香,清水半夏,潞党参,枯芯黄芩,浙江白术,桂枝尖,这样的写法都开始慢慢流行起来了。
还有这个半夏,我的心头之痛,为这个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心血,生半夏还陪着附子一起被没收了一次,对我影响很大。但是呢,现在的姜半夏、法半夏普遍被炮制的太过,放在大锅里煮啊,明矾泡三天三夜呀,炮制完它连一点药效都没有了!
大家去看一下著名的“李可”老中医的医案,人家从来不用姜半夏、法半夏。都是生半夏45克,白开水把生半夏冲洗七次入药,两幅药就好了。
前两天,我治了青海的一个小男孩,一个朋友家的小女孩,都是一副药下去,别的症状大有改善,就剩下一个咳嗽,痰饮咳嗽啊,我一想就知道是这个炮制的已经没有了药效的姜半夏,它被炮制的已经没有了化痰的效果了,怎么去治疗咳嗽啊,翻看和他们的聊天的记录,对管药的政府部门就咬牙切齿。
前几天有人在朋友圈里转发“中医亡于中药”,说的是多么的痛彻心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