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小言梅核气

梅核气

梅核气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疾病,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西医称为“慢性咽炎”。

今天就来给大家聊一聊梅核气的养生小知识;

01临床表现《金匮要略》中记载:咽中如有炙脔,咳之不出,咽之不下

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微痒、灼热、干燥、疼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附于咽后壁。由于分泌物刺激,常引起咳嗽。晨起用力排除分泌物时,有时作呕。以上症状,遇天气变化或说话过多,明显加重。

02代茶饮预防防治梅核气小tips利咽生津

将青梅含于口中,取汁下咽,有利咽生津的功效。

理气化痰

枯络、厚朴、红茶各3g,党参6g,共为粉末,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能理气化痰祛湿。

气郁不舒

绿粤梅、绿茶、合欢花各3g,枸杞子5g,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宜于气郁不舒,兼见胸闷胁胀者。

03辨证施治痰气郁结、肝气郁滞、肝郁失音。

痰气郁结

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多见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主方: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药:法半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

肝气郁滞

证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赤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郁金、佛手、炙甘草。可加半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等药。

饮食疗法

1)合欢花蒸猪肝合欢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泡浸4~6小时,再将猪肝~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2)葱煮柚皮鲜柚皮1个,在炭火上将外层黄棕色烧焦,刮去表层,然后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块加水煮,将熟时以葱两棵切碎加入,用油、盐调味,佐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8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