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频发疾病自我解救三发热篇

导读

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太大,对于此期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很容易感染病毒,不论是体质弱的老人、抵抗力差的孩子还是熬夜后的年轻人都极可能夜晚骤然起病,发热难受。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发热时不仅体温增高,还同时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异常表现,例如面色苍白、呼吸加速、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所以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对不同热型对症下药。

夜晚常见的6种发热:

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2)寇热:由贝纳柯克斯体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柯克斯体病。家中宠物为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但无皮疹,有时伴间质性肺炎,少数患者出现慢性肝炎或致命性的心内膜炎。

3)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4)中枢性发热: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5)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6)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持续性弛张热可见于恶性肉芽肿。

夜间常见发热的治疗

1冷敷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3擦拭身体

  蒸发冷却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4泡澡

  如果发热,在睡前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5补充液体

  当人体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会使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人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高烧的孩子欢迎。

6适当服用药物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1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高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可咨询仁心在线药师。

成人发热常用药: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胶囊、柴胡滴丸、通宣理肺丸、保济丸等。

儿童发热常用药:三九牌医用退热贴、安儿泰退热凝胶、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6岁以上儿童)、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美林、布洛芬颗粒等。用法用量可咨询仁心在线药师。

7注意散热

如果感到很热,睡觉的时候被子不要盖太厚,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因此而打寒颤,则应盖好厚被子,直到不冷为止。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且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6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