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失眠焦虑联合治疗更有效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失眠了,却并不知道自己抑郁了。

很多老年人怎么治疗失眠都不见好,最终诊断其实还是抑郁症,因此,两者之间千万不要混淆了。

在临床上,失眠、焦虑、抑郁三者往往互为因果,焦虑抑郁患者常见的症状就是失眠,而长期严重的失眠则会逐渐诱发焦虑、抑郁等现象出现。

中医认为,抑郁、焦虑、失眠等症,其病因多为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阴阳失调。病变以情志不舒、气滞为主,兼有血瘀、化火痰结等,病理变化与心肝脾胆肾有关。

治病必求本,天伦国医堂专家研究多年失眠症临床治疗经验,提出“整体通络疗法”,直接作用于心、脾、肝、胆、肾经,通过疏肝理气、调畅气血来调治失眠症状,解决焦虑抑郁困扰。

推荐医师:李国萍

副主任医师

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简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滋阴扶阳、调理阴阳平衡有独到的认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骨关节炎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床上以“针药结合”治疗见长,在省级以上专业核心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长期担任本科生的带教工作,并获华夏医学论坛网络教育优秀个人奖。

今天天伦中医为大家揭秘抑郁与失眠,到底该如何治疗?

抑郁与失眠

1、抑郁心境,表现为心情不佳、终日叹气、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2、特别疲劳,持续性的疲劳,身心疲惫,经常独处,回避社交。

3、睡眠障碍,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

4、躯体不适,患者常检查和治疗不明原因的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喉头及胸部的紧迫感、便秘、消化不良、肠胃胀气、心悸、气短等病症。

5、其它,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有焦虑、性欲低下、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且这种失眠症状一旦出现,往往会持续存在。

一: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具体病症侧重,分为五种类型,肝气郁结型、气郁化火型、忧郁伤神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

根据不同体质与患者不同病因,配以不同方剂,如酸枣仁汤、朱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既无催眠药的副作用,停药时也无反复,安神养心,调治失眠,改善抑郁焦虑。

二:针灸

取双侧合谷、双侧太冲、百会、印堂四大穴位,针刺顺序为,先针四关穴,再针百会,再针印堂穴,针刺完后留针。

配合导气法:即嘱患者闭目,嘴唇轻闭,用缓慢深呼吸,直至出针,总共留针时间为30分钟。

太冲为肝经原穴,主“胸胁支满”配合谷为四关穴,有疏肝调气的作用;百会为肝经与督脉交会之处,位居巅顶,有疏肝调神之功效;印堂协同百会调神、导气,可加强疏肝调气。

如病情严重则再加其他辅助穴位,对症治疗,能疏肝理气解郁,有效解决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三:耳穴

通过刺激耳穴打通身体全息理论,调节身体,平衡阴阳,疏通过度劳累神经系统,帮助释放压力,缓解精神紧张,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达到调理失眠,缓解焦虑抑郁的目的。

四:按摩

重点对督脉,任脉,膀胱经络,肝胆经络等经络进行导引,辅助膻中、风池、天柱、鸠尾、关元、百会等穴位的点按推拿,可缓解头晕头痛、脑部缺血,精神紧张,并且助眠安神,舒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gj/8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