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土鳖虫的功效
土鳖虫,中药名。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别名:土元、土别虫、地鳖虫。
来源:苏土元:为鳖蠊科昆虫地鳖,雌虫的干燥虫体。
入药部位:动物的干燥体。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用法用量:3~10g。
采集加工:宜在夏、秋虫子发育繁殖旺季进行,其中以9~10月为主要采收季节;各地亦可根据当地气候以及各虫态的生长发育进度,灵活掌握。
炮制方法:晒干。
土鳖虫的作用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相关配伍:1、治骨折筋伤后期,筋骨软弱无力者,常配伍续断、杜仲等,如壮筋续骨丸。(《伤科大成》)
2、治癓瘕痞块,常配伍柴胡、桃仁、鳖甲等,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药材性状:1、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2、冀地鳖,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禁忌:孕妇禁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