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几乎没有孩子没得过感冒。按照中医的观点,感冒也是分好几个证型的,辨清寒热最关键。如今市面上的感冒药琳琅满目,一旦寒病用了热药,热病用了寒药,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导致孩子感冒拖拖拉拉不好,或者病后损伤脾胃。
分辨寒热: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
孩子如果怕冷比较明显,发烧不明显,身体发紧,身上没有汗或者汗发不出来,流的是清鼻涕,咽喉部不红肿,但是嗓子发痒,舌苔偏白,这都是风寒感冒的表现。
如果孩子发热比较重甚至高烧,怕风,身上汗多,鼻涕黏稠呈黄色或者是混浊的,咽喉部红肿明显,舌苔发黄或者舌体偏红,这都是风热感冒的表现。
清代著名医家沈金鳌在《幼科释谜》中告诉我们:“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掳。”意思是说,孩子的感冒和卫气不足是密切相关的
以前感冒宝宝是以发高烧为主,流的是黄鼻涕,出汗较多,这次宝宝身上发冷,低热,流清鼻涕,身上一点汗也没有,而且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舌苔是薄白的,咽喉也没有红肿及疼痛。很明显,孩子这次得的是风寒感冒。
一个是寒气突然变得太厉害,身体里面的正气干不过它,这个时候的寒气就叫“寒邪”了,寒邪侵袭人体,人会生病。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气候骤变的时候,所以寒流来袭时,通常会有大量孩子生病。
还有就是人体抵抗力变差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身体的正气与病邪之间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正规军部队——体内的正气不足,也会容易受到寒邪侵袭,使人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
看舌苔和鼻涕,第一时间驱寒邪
一般孩子得了风寒感冒,舌苔会比正常的舌苔稍微白一点,舌体是淡红的。得风热感冒的孩子,舌质会比较红,舌苔黄白,有的时候舌苔会略厚一点。如果孩子连续发热好几天,而且温度比较高的话,舌质的颜色会更红一点,舌苔会比较干燥,缺少津液。
风寒感冒初期,鼻涕一般是清水样的,这个时候很关键,如果及时护理治疗,就能很快把外感解决。如果鼻涕是黏液样的,一般就不是感冒的初期、单纯的风寒型感冒了,有可能是寒热夹杂。如果鼻涕是黄色的,应该就是风热型的感冒了,这个时候就要用一些清热解表的药了。
寒湿感冒,葱姜红糖水喝起来
如果孩子打了个喷嚏,紧接着有清鼻涕流出来。看舌苔,舌苔是白的,然后时不时寒战,就是寒湿型感冒??
寒战发冷是身体里面正气与病邪激烈交战的表现
建议给孩子煮葱白生姜红糖水喝
人在夏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寒湿感冒。夏天天气热,人的毛孔是打开的,很多人喜欢贪凉饮冷,比如吃各种冷饮、睡凉席,加上夏天雨水多,外面的湿气重,室内的空调温度又喜欢设得很低,人从外面进来,毛孔一下子就被寒气闭住,湿气排不出去,寒湿感冒的情况就这样形成了。
葱白生姜红糖水
原料:带根须的葱白两段,生姜三片,红糖一勺。
做法:1.将葱白段和生姜片放入一碗水中煮开;2.放红糖搅匀,盛出滤渣即可。
用法:趁热给孩子喝下,然后马上盖上小薄被子睡觉,微微出点汗。
功效:治寒湿感冒,效果特别好。
葱白就是大葱底下白色那一段,煮水的时候,需要把外面的膜剥去,洗干净。中医认为葱白有发汗解表邪的作用,特别适合寒湿感冒的初期,还能用来治疗着凉后的肚子疼,将葱白炒熟后,裹一层纱布在外面,放在肚脐上,也能起到驱寒的作用。
流涕不止,擦迎香按风池效果好
有的孩子在感冒好了以后,鼻涕还会流一阵子,好像止不住一样,同时还会觉得鼻塞,而且是每次睡觉起来感觉更严重。还有的孩子,就是长期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试试擦迎香穴、按风池穴。
迎香穴在鼻翼两边凹陷的地方,鼻唇沟的中间。迎香穴是治疗鼻部疾病的特效穴
擦迎香穴的时候,要用两手的中指,放在鼻翼的两侧,来回擦个二三十次左右,擦完以后,也可以再用中指的指尖点按一下迎香穴,一般点按个三四次就可以了。
风池穴在颈后面的发际的位置,位于头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凹陷处。
按风池穴的时候,要用拇指持续地往上点按。
点按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如果是7岁以上的孩子,时间还可以再长一点。
对头面部的疾病,也都会有一定作用。成人的颈椎病,试试风池穴,效果也非常好。
鼻塞不通,紫苏叶熏蒸鼻孔最宣肺
鼻塞不通气,是孩子感冒以后最痛苦的症状之一。
首先孩子的声音会变,说话带着鼻音,声音很重浊,不清亮了;其次有时候鼻塞厉害了,睡觉的时候还会打鼾。
要解决这个问题,向大家推荐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紫苏叶
紫苏叶有很好的宣肺作用,可以用来帮助鼻孔通气。
既然感冒的病邪是通过口鼻和皮肤这几道防线进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几道防线把病邪赶出去
对于鼻塞不通气的孩子,我推荐用紫苏叶熬出来的蒸气熏鼻子,这个方法大人也可以用。
紫苏叶水还可以用来泡脚,小一点的孩子,兑在洗澡或者洗头水里,也是好办法
头痛颈僵,按摩印堂穴与太阳穴来缓解
头痛是孩子得风寒感冒以后很早就会出现的症状。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都会头痛,但两种痛是有区别的。
风寒感冒会头痛,是因为风邪和寒邪侵袭,让经脉之气受到遏制才头痛的,所以风寒头痛的时候,其实准确来说,是后脑袋痛,而且引及项背,孩子的脖子和背部往往也痛,而且脖子有种很僵的感觉,转动起来不大灵活
而风热头痛,大多是由于风邪和热邪侵袭机体以后,上犯头部,使得神明被扰,所以头痛。由于受到热邪的影响,这种痛往往伴随着脸红、眼睛红、呼气较热。
如果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可以试着按摩印堂穴、太阳穴,基本可以缓解头痛,加上葱白豆豉汤,第二天孩子就没有什么感冒症状了。
印堂穴属于十二经脉以外的奇穴,在前额部两眉头的中间。
这个穴位本身就有安神、清利头目的作用。
太阳穴在两个眉梢后面凹陷的地方,也是属于经外奇穴。
按摩印堂穴和太阳穴时,都是用拇指,力度也不用太重,孩子能感觉到在点按即可,按3~5分钟就可以,一天可以多做几次。
太阳穴醒脑明目的作用。
如果只按这两个穴位,基本就能解决孩子感冒头痛的问题。但如果能加上葱白豆豉汤,效果会更好。
葱白豆豉汤
取一段带根须的葱白(约10克),淡豆豉3克。将葱白斜刀切成小片,加入称好的豆豉,放入两杯水,大火煮开以后,小火再煮5分钟就可以了。不必全部都喝下,给孩子喝到微微出汗,寒邪散去,就达到目的了。一般风寒感冒期的头痛用这个方子,效果都非常好。
咳嗽不止,推膻中穴揉肺腧穴吃盐蒸橙
孩子的咳嗽一般是随着疾病的过程而变化的,但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一致
有的孩子在刚开始感冒时,基本不咳嗽,到了感冒快好了的时候,反而咳嗽越来越厉害。
这个时候,我主张给孩子推膻中穴,揉肺腧穴,还有吃盐蒸橙子。
膻中穴位于前胸部两个乳头中间的位置,是任脉上的一个穴位,
给孩子推膻中穴之前,要先在皮肤的表面涂一层油性比较大的润肤霜,推的时候力度要轻一些,不要损伤孩子的皮肤。大家要注意一点,一定从上往下推,如果推反了,可能就起不到效果了。一般推20下左右即可。
肺腧穴位于背部,与膻中穴是前后对应的,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边旁开1.5寸的地方。
肺腧穴也是冬病夏治敷贴时经常用到的,具有理肺气、止咳的作用
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而不同,3岁的孩子揉10分钟,3~7岁的孩子揉15分钟,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揉20分钟。
还可以试一下给孩子吃盐蒸橙子
盐蒸橙子
原料:新鲜橙子1个,盐少许(1岁以内的孩子吃就不要放盐)。
做法:1.橙子洗净,带皮放入盐水中泡15分钟;2.在橙子顶部平着切开一小片,撒少许盐进去,可以用筷子在果肉上钻几个洞,以便让盐渗进果肉;3.把顶部切开的那一片再盖回去,将橙子放到蒸锅里以旺火蒸15分钟即可。
用法:吃橙子肉,喝碗底的汁水。
功效:盐蒸橙子比较适合感冒以后偏寒性的咳嗽,也非常适合因秋天受凉燥而引起的咳嗽。
风寒发烧,推三关是首选
一般来说,孩子风热感冒的时候,发烧会非常明显,往往是高烧;而风寒感冒的发烧不太明显,体温一般不会太高
如果孩子发烧时,怕冷、手脚凉、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那往往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
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有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的症状,说明内热比较重,这就是所谓的风热发烧。
推三关是常用的退热四穴之一,要找到三关穴,首先要找到阳溪和曲池两个穴位。阳溪位于腕背横纹的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两个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曲池位于人体肘部弯曲时横纹的凹陷处。而三关穴的位置位于前臂桡侧,就是阳溪至曲池穴这两个穴位所连接成的直线。
推三关时,家长用拇指或者并拢食指、中指,用指头肚沿着孩子的前臂外侧边缘,从腕横纹往肘横纹的方向推大约次。方向一定不能记反
推三关这一手法,性温热,可以行气补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用于治疗一切虚寒病证,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小儿发热有很好的退烧效果。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是不适合推三关的。
发烧无汗,就喝麻黄汤来发汗
发烧不出汗的情况一般属于风寒感冒,以前这种类型的感冒在冬天比较多,在夏天并不常见,但现在人们在夏天普遍都喜欢吹空调,冷热温差较大,空调的寒气就会束在肌表,寒邪主收引,风寒导致表闭,阳气被困住,所以孩子就会发烧、无汗、怕冷发抖。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方子很简单,只有4味药,具体的组成是:麻黄3克,桂枝2克,杏仁2克,甘草1克。这个量适合1周岁孩子。
用麻黄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发烧无汗,如果出汗的话,就不能再用这个方子了
热敷大椎,温补阳气防受寒
孩子受凉感冒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的身体暖起来,身上的阳气强盛了,寒邪闭住的经络就会通畅起来,这样就可以抵抗寒邪。
大椎穴在督脉上,位置非常容易找到,就是低下头颈椎后面最凸起的位置——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处
我们可以让孩子坐着低头,或者趴在床上,取一个中号的热水袋,装上70~80℃的热水。然后把热水袋敷在孩子颈后,热敷大概半个小时
另外,成人也可以用大椎穴放血来治疗风寒感冒后发热不退,配上拔罐和艾灸,效果会更好。
艾灸大椎与合谷,散寒效果杠杠的
艾灸可以拆分为“艾”和“灸”两个字。
“艾”指的是用艾叶做成的艾炷或艾条。
灸”指的是灸法。
用艾灸治疗风寒感冒,我们可以选择大椎穴和合谷穴。
合谷也叫虎口,合谷穴在手背部位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位置非常方便操作。
合谷穴是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
把艾条点燃后,在距离孩子子皮肤2~3厘米的位置进行熏灸,一般一个穴位灸10分钟就可以。
孩子感冒时,艾灸合谷穴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左边的鼻塞要灸右侧合谷穴,右边的鼻塞要灸左侧的合谷,如果两边都灸的话,最好先灸左边,再灸右边。
注意!不要让孩子在空腹的情况下艾灸,饭后也不要立刻艾灸,最好在吃完饭一小时以后进行。艾灸后可以喝点温开水,这样有助于排出病邪和补充体液,但绝不可以喝冷水。
艾叶水泡脚,体内寒毒全赶跑
艾叶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有很好的效果。除了用来制成艾条进行艾灸之外,用艾叶水泡脚,也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驱走身体内的寒毒。
脚是人体经络的集中处。全息医学认为,脚上有人体所有脏腑器官对应的穴位。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通过刺激脚底疏通经络,又可以达到治疗脏腑病变的效果。所以泡脚有益于身体健康
遇到家里孩子感冒,如果是风寒型的感冒,大家可以用50克艾叶,也就是手抓一把的量,加入几杯水,一起放到锅里煮沸,然后兑入凉水,变成温水给孩子泡脚,能起到很好的温暖身体的作用。一般连泡2~3次就可以。这个方法用于孩子腹部受寒以后的腹泻,效果也很好。
艾叶祛除里寒的效果很好,尤其适用于寒邪在身体里入侵得比较深的孩子。但是要注意,艾叶水泡脚不能天天用。不能让孩子在空腹的情况下泡脚,也不能在泡脚时进食生冷食物,否则会损伤孩子身体的阳气。可以在泡脚前给孩子喝一碗热粥,或者喝一杯生姜红枣水,这样治疗保健的效果会更好。
家中常备中成药,只选对的最重要
1麻黄
使用麻黄的前提是必须在无汗情况下。
麻黄又分为生麻黄和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邪的作用比较强,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炙麻黄比较温润一些,发汗作用相对缓和,还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急支糖浆、镇咳宁胶囊、小儿清肺化痰颗粒里面都含有麻黄。
2桂枝
桂枝同样有发汗散寒的作用,但是有汗的情况下也能用。
《伤寒论》里的桂枝汤,就是一则以桂枝为主的方子,被称为群方之冠。反复感冒、平时怕冷的孩子,在调理时多会用到桂枝。
3柴胡
柴胡有解表的作用,还能疏调气机,善于通达少阳之气。
市面上常见的是小柴胡冲剂,多用于孩子发热的情况。孩子风寒感冒的后期,如果有发热、口干口苦的表现,可以给孩子喝小柴胡冲剂。如果仍然有清鼻涕的话,可以用生姜、大枣汤来冲服小柴胡冲剂给孩子喝。
4金银花
金银花也叫双花,有清除热邪、解毒利咽、消暑除烦的作用,还能治疗一切内外的痈肿,自古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5连翘
连翘的作用跟金银花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
6紫苏
紫苏和麻黄的功效有一些相似,都是辛温发散,能够解表散寒,寒邪轻症可以用紫苏,重症要用麻黄了。
外洗武器掌握好,吃药痛苦减少了
小儿外治的方法有推拿、针灸、刮痧、药浴等许多种,比较容易被家长和孩子都接受的当属外洗
对于风寒头痛,传统中医治疗主要是要疏散风寒、止痛,一般会选择具有祛风止痛、解表散寒功效的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等天然中草药,熬煎成汤,帮助孩子驱寒散热。
一开始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可以做小儿推拿,主要是头面部的穴位,夜里就会好一点。如果第二天还有打喷嚏、咳嗽的症状,但精神还不错,可以给孩子煮葱白生姜红糖水,基本都会好起来。
假如孩子夜里睡觉踢被子,再次着凉,第三天可能感冒的症状会加重,比如连着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低烧、身上出汗等,精神也没有前两天的好。这时候,可以给孩子用桂枝汤内服加上外洗。早上和晚上分别喝一次,外洗两回,到睡觉的时候基本就会好了大半。
清淡饮食,忌冷少油是王道
中医过去有一种说法叫“食复”,意思是说在感冒这类外感疾病快好的时候,由于饮食不注意,比如吃得太过生冷油腻,导致病情复发,或者出现其他一些症状,甚至病情加重。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孩子风寒感冒时千万不要给他吃生冷油腻的东西
孩子感冒以后的饮食应该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孩子机体的恢复有一个过程,一定要顺应孩子疾病恢复的规律,设法保护好孩子的脾胃。
妈妈熬一碗暖暖的粥,养胃气促吸收
孩子感冒时可以喝点温热的粥,有助于机体发汗、散热驱寒,促进机体正气的恢复。
神仙粥
原料:糯米50克,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米醋50毫升。
做法:1.将糯米熬成稀粥;2.加入葱白、生姜一起煮5分钟;3.加入米醋搅匀起锅。
用法:趁热喝完后,上床盖上被子,让身体微热出汗,这样效果最好。
功效:治风寒感冒效果佳。
葱白粳米粥
原料:粳米适量,葱白20克,生姜片3~5片。
做法:1.把粳米煮粥,至将熟;2.将葱白放在粥中一起煮开;3.再放入生姜片煮10分钟即可。
用法:趁热服用。
功效:葱白发汗散寒的作用很好,粳米很适合调理脾胃。
萝卜粥
原料:白萝卜克,粳米适量,食盐少许。
做法:1.将白萝卜洗净切片;2.将白萝卜片与粳米加水一起煮烂;3.加盐略熬几分钟即可。
用法:趁温热食用。
功效:白萝卜能够清热化痰,适合感冒后咳嗽有痰的孩子。
五款汤粥,让药借食威、食助药力
孩子风寒感冒后食疗的方????
葱豉豆腐汤
原料:生葱末50克,豆腐块75克,淡豆豉、胡萝卜丝、木耳丝各10克。
做法:1.油锅烧热,下豆腐块略煎;2.放入淡豆豉,加清水1碗半,大火煮沸;3.放入葱末、胡萝卜丝、木耳丝略煮即可。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1次,连服3天。
功效:对小儿风寒感冒伴咽痒咳嗽效果显著。
葱姜糖水
原料:小葱、老生姜各30克,红糖适量。
做法:1.将小葱、生姜分别洗净,切成片,放入小锅内;2.锅内加入毫升水(大概3小碗),煎到毫升(小半碗);3.去渣留汁,加入适量红糖搅匀。
用法:趁热喝下。每晚1剂,连服3次。
功效:对小儿风寒感冒伴咳嗽有奇效。
萝卜葱白汤
原料:萝卜克,葱白片50克,生姜片15克。
做法:1.将萝卜洗净切块,放入毫升水中煮熟;2.放入剩余原料继续煎煮至汤浓缩至原来的一半即可。
用法:连渣一起服。每日1剂,分数次喂服,连用3天。
功效:可防治小儿风寒咳嗽、痰多泡沫、畏寒、身倦酸痛等。
香菜汤
原料:香菜(带根须)克,冰糖适量。
做法:1.将香菜洗净、切段;2.锅中放适量水,放入香菜,煎煮20分钟;3.去渣留汁,加适量冰糖调味。
用法:每日1剂,分数次喂服,连用3天。
功效:可防治小儿风寒感冒,尤其适用于发热头痛、食物积滞等症。
葱醋粥
原料:连根葱白克,大米50克,米醋10毫升。
做法:1.葱白洗净后,切成小段;2.大米淘洗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加入葱段,煮成稀粥;4.粥将熟时,加入米醋稍搅即可。
用法:每日1~2次,连用2天。
功效: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初期。
户外运动强体质,温室娇花不要不要
如果孩子爱感冒,父母可以算一下自己的孩子每个星期活动的时间有多少,每天坐着的时间有多久。也许你的孩子爱感冒,就是因为运动量太少了。
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应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户外运动,多接触大自然,而且一定要到郊外去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到郊外去,至少也要去公园,到一些有绿色植被、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新鲜空气。
2岁以上的孩子每天上下午应有2小时左右的户外自由活动时间,2岁以下的孩子上下午应各活动30~60分钟
坚持中等量的适度运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而太剧烈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是无益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