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国学会组织省内文艺界名家赴西山柴胡基地开展采风活动
艳阳高照秋风爽,柴胡花开香满坡。8月11日,美丽的九龙山游人如织,翠绿的拓石镇喜迎宾客。来自我省西安、咸阳、安康、宝鸡文艺界的书法家、画家、摄影家、作者、诗人共35人齐聚陈仓,在中国最大柴胡基地--陈仓区拓石镇开展采风活动。
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陈仓区区委、区政府、西山建委承办的“产业助力脱贫—陕西·宝鸡(陈仓)柴胡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我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由市国学研究会会长李巨怀先生策划,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协办。此次采风活动是这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仓区西部山区在历史上一直享有“药材之乡”、“陈仓药库”的美誉。因其土壤多碱性、昼夜温差大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成为西山柴胡不可复制的地理标签。全区种植面积达11.5余万亩,涉及八个镇,并辐射、带动了太白、麟游、千阳等县区的药材种植。其种植核心区拓石镇就种植8万余亩,并于年成功申报陈仓西山柴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山柴胡产业区年产值就达2亿余元,带动农户户,其中贫困户余户,截至目前余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柴胡产业已经成为整个西山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是全省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西山数万干部群众数年如一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叫日月换新颜的愚公精神。努力打造全省区域脱贫第一品牌,让“中国最大柴胡基地”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为当地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艺术家们不畏酷暑,翻山越岭,实地考察了柴胡基地的育苗、栽种、加工的全过程。艺术家们对陈仓区委、区政府发展柴胡产业促环保,助推产业脱贫的战略定位深表敬佩。对广大基层干部不畏艰难,扎根山区,甘愿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被青山绿水、大美河山、柴胡飘香的美景深深吸引。艺术家们佳作频出、妙语不绝、挥毫泼墨、舒展情怀,现场创作了50余幅书画作品赠予柴胡基地。采风团团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协主席王海在讲话中表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艺术家们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为西山柴胡产业做大做强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
随后,艺术家们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撰写的诗歌文章将集结成册,出版发行。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为产业助力脱贫的创新模式、为中国最大的柴胡基地做好宣传工作。
陈仓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魏林参加捐赠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撰稿:侯林荣照片:采风团成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