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医畅谈]/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大半夏汤
编辑整理解英原文: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讲解:
呕、脉弱,低热,小便也利,这是个小柴胡汤证了,这证也恰适合小柴胡汤。那么,你看下文,他还有,四肢厥冷,为难治。整个疾病的性质为之一变,这个呕吐就确认了是一个胃中虚寒性呕吐,一般胃中虚寒是不会呕吐的,除非极度的虚寒才会致呕吐,而一旦呕吐,那是可怕的,往往是剧烈呕吐,频频呕吐不止。再脉弱,也反映了身体虚疲程度。小便复利,就有所暗示了,原来的病是小便不利,现在突然小便利,那么就不能排除,身体处于极虚寒疲状态下,小便失固的现象,从而体内的恒温也不保。身有微热,这也不是正常的低热,是身体内仅有的一点热,也飘浮在身体外部,四肢厥冷,意味着人已到了灯枯油尽的地步,为难治。他说要急救逆,四逆汤主之。
原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
呕而发热的病,就用小柴胡汤,这还应视为简文。因它在许多特定情况下是不能成立的。远的不说,就是上一段的呕而身热,四肢厥冷的四逆汤证,就不能成立。因此要真用好这小柴胡汤治呕而发热,临床还要往左右好好看看的,看它是否还有别的合并证,而不适宜这小柴胡汤,参考我们过去学过的条文,仔细慎重地做出正确判断。
原文: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右三昧,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讲解:
这段条文这么简略,是根本不能与小半夏汤作区别的。我们只好以药物组成上,来探索这大半夏的症候群,无论是小半夏汤,还是大半夏汤,从方中的药汁浓缩程度来看,也尽知古人对半夏有毒的重视程度,比今天我们对附子毒性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你看他是一斗二升水,那得多少啊,大家可算过帐吗,最后煎煮浓缩至二升半,在古时一般用柴禾火做饭,熬药,一斗二升水,变为二升半,这得要个功夫的,要多长时间呢?现代中医也知半夏有毒,误以为用姜、矾、醋制过,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搭理古人的半夏浓缩法了,以为古人不懂这姜、矾、醋制半夏法,而是古人历经千年,数代实践更重视,一清二楚,古人每用半夏视用量大小,每用姜、或白蜜,以解之还不算,凡含有半夏之剂,均用水多,煎煮时间长,这是明证。
我们现代中医人,却不探求其中的缘由,妄说成柴胡剂用半斤,量大,煮汤后,去滓,有利于再重煎云云。那么半夏泻心汤,也是用水一斗,去滓,重煎成三升,分温三服,又当何解释呢?
大半夏汤内的半夏祛痰祛饮,能治胃停痰宿水的胃反呕吐,也是主药,总用量是二升,分温三服,分次量为0.7升,这比小半夏汤总量一升,分温二服,分次量0.5升,多了0.2升,小半夏汤内的半夏,临床这量就不小了,又多0.2升,这毒性药可不得了,还吃三次,为此仲景把方中的生姜半斤,直接换成蜂蜜一升,又增加了水量为一斗二升,自然煎煮时间就相应延長,来大大缓和方内半夏之毒性。
大半夏汤内的另一种药是人参,这个人参却是太行山内产的桔梗科人参,可惜现在已绝灭了,只好以现在的党参来替代,接近些。它绝不是东北产的五加科之人参,因那个时代,东北尚是蛮荒之地,还未文明垦荒。
这个桔梗科人参,有健胃生津之作用,主要用治心下痞硬、生津止渴,有利于虚证,是一味很不错的补虚药,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这个大半夏汤,当还伴有心下痞硬,并可伴有口渴,同时整个身体状态也虚疲乏力了。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目录?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卷上目录
第一讲《金匮要略》开篇的话
第二讲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得失
第三讲《金匮要略》的来历
第四讲痉病的分类
第五讲痉病的成因
第六讲痉病的治疗
第七讲小汗法治疗风湿
第八讲小汗法方剂举例
第九讲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
第十讲太阳中暍
第十一讲百合病者,百脉一宗
第十二讲滑石代赭汤
第十三讲百合滑石散
第十四讲甘草泻心汤
第十五讲赤小豆当归散
第十六讲阴气孤绝与阳气独发
第十七讲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十八讲防己地黄汤
第十九讲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二十讲乌头汤
第二十一讲古今录验续命汤
第二十二讲越婢加术汤
第二十三讲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十四讲小建中汤
第二十五讲黄芪建中汤
第二十六讲暮蓣丸
第二十七讲炙甘草汤
第二十八讲甘草干姜汤
第二十九讲射干麻黄汤
第三十讲厚朴麻黄汤和泽漆汤
第三十一讲麦门冬汤
第三十二讲葶苈大枣泻肺汤
第三十三讲桔梗汤
第三十四讲皂荚丸
第三十五讲生姜甘草汤
第三十六讲奔豚汤
第三十七讲桂枝加桂汤
第三十八讲栝楼薤白白酒汤
第三十九讲枳实薤白桂枝汤
第四十讲桂枝生姜枳实汤
安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