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女性朋友的ldquo老大难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十个女人八个中招,乳腺问题可以说是女性朋友的“老大难”问题!不少女性在生活中总有这样的疑问:比如,如何进行乳房疾病的自我检查?怎样读懂乳腺彩超和钼靶?中医是怎样认识乳腺疾病的?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疾病有何优势?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养乳房?今天,这堂讲座我们一起来探究个中原因!”

12月22日,由福建中医药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联合主办的“国医讲堂”第三十四期讲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对于女性朋友对乳腺疾病的诸多问题以及中医如何调治“乳腺疾病”,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国医堂中医外科沈双宏副教授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幽默的语言,扎实的内容受到了现场听众一致好评。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主讲人国医堂中医外科沈双宏副教授

听众认真听讲,仔细记录

讲座后,沈双宏副教授为热心听众答疑解惑

对于这堂“乳腺调养课”,沈双宏副教授专门站在女性立场,提出了“五问”,同时也给予了每个问题详尽的应答,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一一揭晓!

一问:如何进行乳房疾病的自我检查?

讲座一开场,沈双宏副教授就说出了众多女性朋友的心声: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进行乳房疾病的自我检查?

沈双宏副教授首先通过介绍乳房的组织架构,再通过一段生动的教学视频,引发听众思考。随后她给出了乳房疾病自我检查的方法:

1、视诊:看乳房大小、对称性、外表、乳头状态(质地、弹性)、有无溢液;

2、触诊:通过触摸乳房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中央,看看乳房是否有结块。

她特别提醒女性朋友,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最佳时间,医院进行乳腺相关检查。

二问:怎样读懂乳腺彩超和钼靶?

“乳腺腺体增厚、内部回声紊乱、低回声结节、肿物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钙化灶、血供丰富……这些我们在乳腺彩超报告上见过的结论都指向了乳腺这些问题: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沈双宏福教授表示,重视乳腺问题,首先也要学会读懂体检报告。

对于乳腺钼靶这项技术,沈双宏副教授特别指出,这是公认的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的最好方法之一。

它具有两个优点:

1、它是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

2、对发现早期癌病,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为此,她特别建议,40岁女性建议每年一次钼靶检查,60岁两年一次。

她表示,如果乳腺出现下述如细点状微小钙化就要注意乳腺增生;如出现肿块则要注意乳腺纤维腺瘤;如出现结构扭曲就要注意导管内乳头状瘤;如果出现肿块边缘放射状线影左侧,则可能是乳腺癌等情况,所以大家应多留意检查结论。

另外,针对BI-RADS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沈双宏副教授进行了如下总结:

BI-RADS0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BI-RADS1级:阴性

BI-RADS2级:良性

BI-RADS3级:良性可能,需短期随访

BI-RADS4级:可疑恶性,建议活检

4A:低度可疑

4B:中度可疑

4C:高度但不肯定

BI-RADS5级:高度恶性

BI-RADS6级:已经病理证实恶性

第三问:中医是怎样认识乳腺疾病的?

一、乳痈

中医学里的“乳痈”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急性乳腺炎)。沈双宏副教授表示,有接近50%的哺乳期妇女都会患上此病。

哺乳期者--外吹乳痈;怀孕期--内吹乳痈;在非此二期--非哺乳期乳痈。

病机:肝郁气滞;胃热壅滞;乳汁瘀滞。

临床分为三个期:郁乳期、成脓期、溃脓期。

随后她罗列了该病各种证因,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

二、乳核

中医成为“乳核”,西医称之为乳腺纤维腺瘤。

症状特点:以乳中结核,状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肿瘤。

多见于20—30岁的青年妇女。乳房肿块结节疼痛与月经无关。肿块一般生长缓慢,可能数年不变,不会溃破。

三、乳癖

西医称之为乳腺增生、乳腺小叶增生等,而中医则成为“乳癖”。

症状特点: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活动度好,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且肿块生长缓慢。

此病好发于30-50岁左右的中青年女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

乳癖都有哪些症状?

1、乳房处痛、痒。

2、乳房处出现肿块。

3、乳头溢液。

4、月经失调。

引发乳癖的原因有哪些?

1、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郁痰凝,气血瘀滞,阻于乳络而发。

2、冲任失调,上则乳房痰浊凝结而发病,下则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

沈双宏副教授表示,本病与肝脾肾和气血痰瘀密切相关,气滞、痰凝、血瘀三种病机相互影响,相互交结而发。

故以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调理冲任为治疗原则。对此,她给出了对证调理方:

1

肝郁痰凝证

●主证: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和细涩。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逍遥蒌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浙贝母、煮半夏、制南星、生牡蛎、山慈菇。

2

冲任失调证

●主证:乳房肿块或胀痛,经前加重,经后缓减;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头晕,月经先后失调,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代表方:加味二仙汤加减。

●常用药:仙茅、淫羊藿、当归、知母、巴戟天。

四、乳疬

“乳疬”相当于西医的男性、儿童乳房发育异常症。

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

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肾气亏虚证,治宜补益肝肾、化痰散结,方用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左归丸加减。

五、乳岩

西医称为乳腺癌,中医称为乳岩,表现为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因其肿块质地坚硬犹如岩石,所以有岩之称谓。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势态。

自体检查也是判断乳岩发生的重要指标:

1、乳房出现肿块

无意中或者体检发现乳房中出现肿块,排除乳腺增生或者结节。

2、乳房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包括乳头单侧或双侧溢液或者溢血、瘙痒、糜烂、凹陷、乳晕异常等等。乳房表面皮肤橘子皮的形态,酒窝状的塌陷,或是乳房肿胀充血。

3、淋巴结肿大

某侧乳房的乳腺细胞发生癌变,同侧的腋下淋巴结细胞就有可能变肿变大。

乳癌临床上建议从调治肝脾肾入手,对此,沈双宏副教授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中医调理方:

1、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郁痰湿交阻乳络,故乳房肿块,皮色不变,质地坚硬,边界不清。宜选用逍遥蒌贝散。

2、冲任失调,脏腑及乳腺生理功能紊乱,气滞、痰瘀互结于乳房,故乳房肿块坚硬;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积聚于胞宫,故月经不调,婚后未能生育。宜选用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

3、气血虚弱乳癌晚期

症见破溃外翻如菜花,不断渗流血水,疼痛难忍;伴面色苍白,动则气短,身体瘦弱,饮食不思用。故常选八珍汤加减。

沈双宏副教授特别指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临床中建议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中医调理。如果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也可使用中医进行保守治疗。

第四问: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疾病有何优势?

中医外科治疗乳腺疾病有何良策?沈双宏副教授为现场听众提供了综合调理方:

1、针刺:包括针刺、电针、刺络疗法。

2、穴位贴敷。

3、刮痧、拔罐。

4、推拿按摩。

5、穴位埋线。

6、灸法。

7、耳穴贴豆。

中医认为,乳癖与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有关。乳房与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厥阴肝三经以及冲任二脉有密切的联系。

肝经循于乳房通于乳头,不良情绪刺激导致肝气郁滞,经络不通,则乳房胀痛。

冲脉为血海,任脉为脉之汇,主乳房生长发育,脾失运化,肝藏血不足,肾气受损,皆可致冲任失调,乳房不荣则痛。

《内经》曰:“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刺激穴位可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故讲座中沈双宏副教授还针对乳腺疾病,罗列出了保健常用穴位:

●膻中:任脉腧穴,开郁,散结,宽胸降气。

●期门:疏肝解郁。

●乳根:足阳明胃经腧穴,宽胸化瘀。

●屋翳:足阳明胃经,散化胸部之热。

●肝俞:疏肝理气。

●肾俞:具有补益肾气。

●肩井:胆经之穴,疏导肝胆郁结。

●天宗:善治乳疾,“胸中之气街”。

●足三里:健脾胃,滋气血。

●三阴交:调理气血。

●太冲:疏肝理气。

对于中药外敷,沈双宏副教授表示,此法可通过透皮吸收和对脉络穴位刺激,改善乳房局部微循环,止痛、消肿、散结,反射性地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

她在讲座中,还结合案例,列出了乳疬、乳痈的外治法,还表示,芳香化酶抑制剂(AI)是目前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疗程大约需要持续5-10年,用药后患者经常出现关节痛、骨痛、晨僵等症状。而中医外治法,离子导入补肾调肝的药物,局部使用通络化淤止痛的中药,局部热敷,配合针灸,改善症状,能使其完成疗程,提高生存率。

第五问: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养乳房?

一、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增生?

沈双宏副教授表示,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绝经后发病率下降。

高危人群:

1、不婚不育、晚婚、少育、初产年龄大于35岁及哺乳时间短的女性。

2、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饮酒者;

3、长期精神压抑或剧烈精神刺激等者。

二、乳腺癌的高危标签

所以为乳房健康,日常要做到以下十点:

●保持好情绪

●保持体重

●饮食合理

●适当运动

●不酗酒

●不熬夜

●多吃蔬菜和水果

●坚持穴位按摩

●坚持母乳喂养

●避免人流

专家提示:

1、从30岁起,医院进行乳腺检查。

2、20至39岁的普通女性,如果非高危人群,不推荐进行乳腺钼靶筛查,但应定期体检。

3、40至49岁的普通女性,应每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

4、50至69岁的普通女性,应每一至两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

5、70岁或以上的普通女性,每两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

6、若是发病高危女性,建议40岁前提前进行筛查,筛查间期每半年1次。

讲座回顾

请在wifi模式下观看哦

↓↓↓

“国医讲堂”初衷,

将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让健康,伴随世世代代

国医讲堂由福建中医药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联合主办。

国医讲堂针对福建的节气特点、福建人的体质特性等,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是国医堂回馈社会、服务群众,建设健康福建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们将为您带来▼

正统的中医健康文化

正经的中医养生科普

通俗易懂的中医课程

每期课程总共1个课时,欢迎大家前来学习!

愿全民能在学习和传承中医文化中,

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国医讲堂往期回顾

第一期国医堂成立三十周年暨“国医讲堂”开讲启动仪式圆满成功,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打响“第一炮”

第二期纪峰副教授:5个节点影响女性一生健康,7这个数字要特别注意!

第三期这样喂宝宝=实!力!坑!娃!5条提醒解决孩子喂养问题

第四期黄海教授倾囊相授——秋日如何护心

第五期失眠了别只会焦虑,这篇文章让你每天一觉到天亮!

第六期中老年人常见病快背下这些字诀来防治!简单易懂!

第七期孩子秋季老生病?专家示范实用小儿推拿手法!

第八期常见体质拿捏不准?一首歌谣教你调出好体质,简单易懂!

第九期焦虑、烦躁真的是病!得治!三招教你卸下抑郁的包袱

第十期很多人问“我平时该吃什么调理?”医生给出这4个秘诀,让你更健康!

第十一期当美食遇上癌症,谁赢谁输,全看你!

第十二期、十三期告别“照骗”生活,中医美容专家告诉你素颜美女这样养成

第十四期白萝卜水,大蒜水竟然有这功效……

第十五期吃了这道家常菜,有人胃出血,有人休克…医生的这份养胃攻略,教你讨好肠胃!

第十六期讨厌的鼻炎又犯了,80%的人却用错了方法,教你4招有效防治鼻炎!

第十七期肝脏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你却不知道?4招超实用的护肝指南来解救!

第十八期福建甲状腺疾病高发,究竟该如何预防?中医教你几招,养护好“生命腺”!

第十九期经常头痛怎么办?脑袋要炸了!老中医这样做……(内含独家配方)

第二十期我摸到乳房肿块,会不会是癌?别害怕,国医堂专家教你几招守护乳腺健康

第二十一期痛经、月经不调,女性生活中的这些“劫”,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安然渡过!

第二十二期终于明白为啥吃点热的就上火,原来这些人都不能进补!这堂课教你学会“我的健康我做主”

第二十三期万人患此病,痛到连飞机都没法坐,这样的“痛”很多是吃出来的!

第二十四期权威专家为您揭秘秋季最为常见的疾病—秋咳,养肺润肺“秘方”,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第二十五期冬令“养生”为何养不出好身体!这堂专家课让你明明白白辨体质来“进补”,吃出精气神来~

第二十六期全球发病率高达八成,得了胃病究竟该如何“治”、怎么“吃”,专家为您奉上对“证”养胃指南!

第二十七期5岁小儿9天治疗长高1厘米!抓住春天“长个儿”最佳期,让你的孩子“拔高高”!(附小儿推拿手法视频)

第二十八期别再说它只是老年病,这个病每10人中几乎就有一个!这堂名医课,告诉你此病可防可治可康复!

第二十九期防治癌症新方法!“五界一轴”中西医结合为你打响“抗癌战”!

第三十期热浪袭来的夏季,你为何要“避寒”?暑热滚滚,中医专家教你体质这样“灸”,这样调~

第三十一期高发病率,但87.5%患者生病了却不知道!我们的肾脏为何这么容易受伤,这堂课让你明白“防”“治”是王道~

第三十二期手脚冰凉是宫寒吗?宫寒都有哪些症状?得了妇科病该怎么“调”?听专家为你揭开“女性调养秘笈”~

第三十三期鼻炎老反复咋办?鼻炎不好治?这堂课中医外科专家告诉你,这样“防”“治”鼻炎,真的不一样~

文字整理、摄影

五味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精彩导读

国医堂“三九灸”开灸啦!抓住时机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今日冬至

健康与美食均不可辜负

推荐指数:★★★★★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6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