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地与采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药。”气候、水土、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与中药材气味形成、中药药疗效密切相关。中医药重视“道地药材”就是这个缘故。

如:东北人参、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山西党参、河南山药、安徽木瓜、福建泽泻、四川黄连、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砂仁、广西珍珠、湖南连翘、湖北艾草等等。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

采集

中药采收时节和方法与药材质量密切相关。

1全草类: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收。

地上部分入药:益母草、荆芥等

连根入药:柴胡、车前草等

带叶花入药:夏枯草、薄荷等。

2叶类:花蕾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收。如枇杷叶、大青叶。

特定药物:桑叶在深秋经霜后采收。

3花、花粉类:一般采收未开放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如野菊花、金银花。

花期短或花朵次第开放的,应分次及时采收。

蒲黄等以花粉入药的,须适时采收。

4果实、种子类:果实一般在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

特殊:青皮、枳实、覆盆子、乌梅等在未成熟采收。

用种子又用全草的中药,可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存。如车前子、苏子等。

种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收,如莲子、银杏。

特殊: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易散失的,应在刚成熟时采收,如茴香、牵牛子。

容易变质的,最好在略熟时的清晨或傍晚时分采收,并及时晒干,如枸杞子、女贞子。

5根、根茎:二、八月。

二月,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药力淳浓。故“春宁宜早”。八月,秋末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故“秋宁宜晚”,如天麻、葛根等。

特殊: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采收。

6树皮、根皮:一般在春、夏时节植物生产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这时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等。

特殊:牡丹皮、苦楝皮以秋后采收为宜。

总结: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5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