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药柴胡

—第80期—

柴胡CháiHú

RadixBupleuri

别名

茈胡、地薰、山菜、茹草、柴草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真伪鉴别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密。断面柴性弱,切面显轮状。皮部与木部有“界限”根皮紧贴,根头有横纹。

伪品:大叶柴胡

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BupleurumlongiradiatumTurcz.的根。根茎密生环节,中空,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切记: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哦!

临床应用

柴胡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药物趣谈

在很久以前,蜀国的凤凰山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山上有两个人很要好。一个姓柴,一个姓胡。他们都在给一个地主家当长工,二人亲如兄弟,有一天,胡弟突然患了病,病很奇怪,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地主知道后,便硬要撵走他。柴兄和地主争论了半天,一点儿作用也没有,气得他一咬牙,背起胡弟就走了。柴兄便背起胡弟,爬到半山腰处,把被盖在一片小草旁铺好,把胡弟安顿好后,便在山林中寻找一些柴火和野果充饥。

胡弟躺着等柴兄,等得肚子也饿了,口也渴了,便顺手拔些身边的野草,嚼着它的根充饥,胡弟越嚼越觉得味道不错,便接着嚼了下去。

柴兄回来了,带着柴火和野果、野菜,就开始生火煮食,他俩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看天色已晚,兄弟俩就在这山坡草地上露宿下来。

柴兄一觉醒来,见胡弟没睡觉,询问胡弟,胡弟一楞,说:“怪了,我昨晚上为什么没发病呢?”柴兄想到了胡弟嚼过了野草,就试着用这种野草煎汤给胡弟喝,果然见效。

他们干脆暂不回家,也不再给那地主干活了,决定采些这种野草下山去卖,一来治好了穷哥们的病;二来也有了一条生活的门路。于是,二人就采了很多这种草,并用两人各自的姓给这种野草药起名为“柴胡”。

之后,他们开始做起卖柴胡的生意了。时间不长,这一带用“柴胡”又治好了几个人,于是名声传出,患病的人纷纷前来购买,柴胡也随之列为中药收载起来。

现代应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和止痛。

作用: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同时具有镇痛、镇静作用。

用法指导

1.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2.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3.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4.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

5.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6.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下期再会

稿件提供/药学院

文字/崔起平

排版/宿正文

审核/宋梦晗

(第期 总第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5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