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草药溪黄草

年年冬天的时候,南方地区一些野草便迎着寒风生长,比如紫花地丁,车前草,溪黄草等,大多与冬之气候相应,具寒凉之性。

其中,唇形科植物溪黄草为多年生草本,直立的茎高达1.5米,钝四棱形,有四浅槽,细条纹。叶子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齿且密布微小的绒毛。之所以这样命名,一是它喜欢长于溪边水沟这类潮湿之处,二是它的叶子一揉碎,会有黄泥般的汁液流出。

由于其吸饱了土壤中的水份,根茎粗壮肥大,有时呈疙瘩状,向下密生纤细的须根,善于清热利湿。黄泥般的汁液使其退黄的功效明显,它同时还有散瘀消肿解毒之功。

所以溪黄草是以全草入药。此外,同科属线纹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干燥全草同等入药。显脉香茶菜又叫蓝花柴胡,如柴胡般有疏肝之效。而溪黄草还有土黄连之称,这是说它和黄连有类似的清热解毒功效。

三种溪黄草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花朵色彩。溪黄草花冠紫色,线纹香茶菜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显脉香茶菜花冠蓝色。当然,所谓显脉,是叶子的中脉很明显了。

全草入肝胆、大肠经。是民间习用抗肝炎草药,将新鲜的溪黄草采摘回来洗过后,煮上半个小时就可当茶喝,也有人将其用来煲汤,比如溪黄草猪肝汤等等。无论是茶是汤,都可以养肝调肝。

若是将溪黄草30克(鲜品60克),酢浆草10克,铁线草12克一道熬汤代茶,由于酢浆草可解热利尿,消肿散瘀。铁线草可消水肿,可共同用治

黄疸型肝炎,表现为见皮肤及巩膜黄染,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急性胆囊炎。表现为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恶心呕吐,或伴大便干结,或伴腹泻,黄疸等。

珍溪消肝积汤(《中国中医药报》张士舜方)

主治各种类型肝癌,肝纤维化,慢性肝炎;各种因肝功能异常导致黄疸,舌质黄腻,脉滑且跳动频繁者。

珍珠菜30克,溪黄草20克,虎杖10克,叶下珠10克,田基黄10克,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制鳖甲20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毫升,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本方用药,围绕着肝癌正虚于内,邪毒蕴结之病机。珍珠菜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痈。溪黄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二味共清热解毒、抗肝癌。叶下珠清热消积。田基黄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瘀。虎杖利湿退黄、解毒散瘀。这三味共同清热散结、养肝护肝,助上二味发挥功效。醋柴胡、郁金、制鳖甲疏肝解郁、软坚散结,佐助上药。甘草调和诸药。共同清热毒,消肝积,疏肝郁,散结滞而治。除了各类方剂用方,目前国内已开发出10多种含溪黄草的中成药。如消炎利胆片,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复方溪黄草颗粒,用于皮肤湿疹,湿热带下,湿热黄疸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等等。您见到过溪黄草吗?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10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