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柴胡的介绍分类和它的药理作

白点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每日一药

柴胡

中药名称:柴胡

别名:山菜、地熏、柴草

取药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药性:味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南北柴胡对比

北柴胡(硬)(竹叶柴胡):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px,直径0.5-30px,根头部膨大,顶端残留2-10个茎基及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多有分支。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薄,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软柴胡、香柴胡):

根较细,分歧少,多弯曲不直,长4~10厘米,直径6~10毫米,表面红棕色,有纵皱及须根痕,顶部无疙瘩头,而有地上茎叶枯死后遗留的毛状纤维。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呈淡棕色。气味同北柴胡。以根条粗长、无须根者为佳。主产湖北、江苏、四川。

大叶柴胡

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大叶柴胡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密集的节和节间。顶端残留茎基1-2个,下部多支根。切面黄白色或黄色,皮层薄,木部强烈木化呈2-4轮环圈状,多中空,质轻略硬,具芹菜样香味,有麻舌感。

化学成分

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柴胡甙元F、E、G,龙吉甙元。

药理作用

1、解热、镇静、镇痛

实验证明,有良好的镇痛和较强的止咳效果。

2、抗病原体作用

北柴胡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柴胡地上部分含有6-8%类黄酮,具有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可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脏中脂质代谢。

5、抗肿瘤作用

柴胡皂甙d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能明显延长动物生存时间。可使肝癌细胞坏死裂解。

6、提高细胞免疫力

柴胡多糖能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免疫抑制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化学成分

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柴胡甙元F、E、G,龙吉甙元。

相关记载

1.《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2.《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3.《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肓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4.《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5.《四声本草》:主痰满、胸胁中痞。

6.《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7.《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8.《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9.《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错、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凋,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以上内容、图片来源网络)

咨询产品或报名培训等事宜

请联系杨烁(wx:)

本公司仅授权杨烁为指定产品联系人

西方国家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到了“超心理学”的领域,我们还认为那是“迷信”吗?

郭老诗集(一)

郭老的本能论与李嗣涔教授“科学的疆界”(附视频)

郭老的本能论与李嗣涔教授“科学的疆界”(附视频)

我们谈医谈药,看化学药、手术刀,能知道什么是愚昧,什么是智慧!

郭思成:马云都没有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zz/5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