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心烦睡不好,总发脾气,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耳鸣患者的通病。通常这种症状出现时,我们会把它认定是因为耳鸣发出的声音太过于吵闹,所以才心烦、睡不好,总发脾气。但其实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元凶是掌控五志之一的“肝”。
中医《内经》认为,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所以心烦睡不好、总发脾气并不是因为耳鸣出现的,而是因为肝本来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耳鸣只是排头兵,主要用来迷惑我们的判断,让我们以为是耳鸣导致的,从而将治疗原则本末倒置,这也是很多病症常用的迷惑手段,同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不管我们怎么治,耳鸣总还是会有的原因之一。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先从一个医案开始,一步一步教你这样做,打通全身、让脾气变元气!
门诊医案患者洪女士,51岁,耳鸣2年多,是一位家装工人。患者自述每当躺下休息时,耳鸣声就像潮水般涌来,声音尖锐而刺耳,低头时,耳鸣同样不依不饶,伴随着恶心想吐的感觉。而更让患者难以忍受的是,每当耳鸣声响起,心情也变得异常暴躁,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可情绪一激动,耳边就又会响起一阵鼓声。
患者曾经多次去看医生,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然而,治疗结果却让他倍感失望,医生要求做了耳膜检查,结果完好,声音检查右耳几乎听不见了,后面又开了颈椎CT平扫,胸部核磁共振等,最后只草草说了个神经性耳鸣,开了各种药,就让患者回去。患者回到家药吃完了发现耳鸣还是不见好,整天失眠睡不着,吃饭吃不下,最可怕的是就这样居然还变胖了。于是决定尝试中医调理,在网上找到了我。
了解更多信息专属客服为您服务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下载立即咨询具体辨证诊见:患者面部黧黑斑;舌质红苔薄白、有瘀点,舌边出现浊沫、泡沫,脉弦涩;还伴有月经不调,口苦咽干等症状。
诊断为:耳鸣,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解郁,遂我开一方治之。
药方组成当归、白芍(酒炙)、柴胡(醋炙)、香附(醋炙)、白术(麸炒)、茯苓、栀子(炒)、牡丹皮、薄荷、甘草
效果如何?14剂之后,患者反馈耳鸣是真的有所减轻,不像之前吃的那些西药一样没作用,而且减小的同时,低头、发脾气也都没怎么出现耳鸣的情况,此外感觉人也比之前更加有了精气神,说话声音大了,中气明显的提升不少,心情也是自然的舒畅。遂效不更方,续服14剂,再开7剂巩固疗效,一个月后反馈耳鸣基本消失,诸症得解。
详细方解?方中柴胡和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它们能够疏通肝脏的气机,缓解由于肝郁气滞引起的症状。白芍经过酒炙后,能够滋阴柔肝,与柴胡一同调和肝脏的功能。当归则具有补血调经和活血止痛的作用,它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滋养,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和缓解痛经等由肝郁气滞引起的症状。
白术经过麸炒后,与茯苓一同,能够健脾益气,增强身体的消化功能,从而改善由肝郁气滞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薄荷能够协助柴胡疏肝泄热,进一步缓解肝郁气滞的症状。牡丹皮和炒栀子则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气,减轻相关症状。
甘草则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如此,共奏疏肝解郁、滋阴柔肝、补血调经、健脾益气、疏肝泄热、清热利湿之功,共同作用于人体,从而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耳鸣心烦、睡不好,总发脾气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