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
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产于我国西北部及内蒙古等地。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甘,微寒。归肝、胃经。
清虚热,除疳热。
1、阴虚发热
本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疳积发热
本品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
煎服,3-9g。
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然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而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1、《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热,热从髓出,小儿五疳赢热。”
2、《本草正义》:“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从今天开始美伶营养将给大家介绍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