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医话丨也谈ldquo正柴胡饮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pf/a_5112756.html

秋风肃肃,天气转凉,经云:“风寒不能独伤人”,但抵抗力弱之人,就很容易犯病,当令时节,感冒患者亦日趋增多,诸如正柴胡饮冲剂、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均是家里药笼中常备之品。按理说,中成药出自经典名方或其演变而来,应当立竿见影,可是在多数情况下,疗效总是让人觉得不尽如人意,小医也时刻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比较熟悉的正柴胡饮谈起!

我们目前的中成药正柴胡饮颗粒,说明书上写的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感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及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药物由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组成,辅料为:糊精、蔗糖。

但要真正了解正柴胡饮,单看药盒上的说明书显然是不够的。

正柴胡饮,出自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

[条文]: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等证,凡气血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加减从略)

首先了解一下方名——“正柴胡饮”,在柴胡饮前加一个“正”字,有“正”,难道还有“不正”?还真有!张景岳先生,除了创制正柴胡饮外,还有另外五张柴胡饮,它们分别是一柴胡饮、二柴胡饮、三柴胡饮、四柴胡饮、五柴胡饮,其中只有正柴胡饮是治疗气血平和之人而兼外感风寒的,其余五张均是患者体质有所偏颇的适应症,可见“正”反映了人的气血平和,而“不正”里又细分为五,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一柴胡饮:

[条文]:凡感四时不正之气…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散,宜此主之。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生地、陈皮、甘草(量略)

二柴胡饮:

[条文]:凡遇四时外感,或其人元气充实,脏气肃平无火,或时逢寒胜之令,本无内热等证者,宜此主之;

组成:陈皮、半夏、细辛、厚朴、生姜、柴胡、甘草

三柴胡饮:

[条文]:凡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组成:柴胡、芍药、炙甘草、陈皮、生姜、当归

四柴胡饮:

[条文]: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证,必须培助元气,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顾根本,未有不元气先败者,察之,慎之!

组成:柴胡、炙甘草、生姜、当归、人参

五柴胡饮:

[条文]:凡中气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止调气分,此则兼培血气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

组成:柴胡、当归、熟地、白术、芍药、炙甘草、陈皮酌用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明白了,为什么您购买的正柴胡饮冲剂在治疗风寒感冒时多数情况下效果欠佳的原因!

是的,因为辨证出了问题,或者说忽略了体质这个重要因素。六张柴胡饮类方,景岳先生明确指出了不同体质的人在感染风寒表邪后,选方用药的不同。比如某人感染了风寒,要用到正柴胡饮有效,这人除了是风寒感冒外,同时需要平素气血平和之人,否则是不合适的,尽管都是风寒表证,1/6的概率还是偏低,显然有它的局限性。

(太仓市金浪卫生院:徐军奇)

笔者看来,任何一种中成药本身就是一张“板方”,板者,板滞也。通俗点讲,就是比较呆板,不灵活。

举“正柴胡饮”这张方,也想告诉大家,我们平时经常提到“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不是一句空话,辨证论治也并非书本上的“范式”那样“对号入座”,如果“禁锢”了用药的灵活性,也就失去了中医的文化内涵,就如同一个人、一个民族没有了灵魂一般。中医应该是唯美的,她的美在于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天人合一”…

娄东小医:写于年10月11日晚

“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娄东小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tx/9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