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中医医院介绍治疗的注意事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403/8811361.html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痛门》又谓:“胁者,肝胆之区也。”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胁痛病证,可与西医多种疾病相联系,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胁肋外伤以及肋间神经痛等。以上疾病若以胁痛为主要症状时皆可参考本文辨证论治。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病机转化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而成虚实并见之证;既可气滞及血,又可血瘀阻气,以致气血同病。胁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之品。
我们来看下胁痛的分型论治。
肝郁气滞型症状:情志抑郁,善太息,嗳气后觉舒,两侧胁肋或少腹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部,或有乳房胀痛,且情绪激动则痛剧;伴有纳呆,脘腹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病因病机: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阻于胁络,肝气横逆,犯及脾胃。
治则治法:疏肝理气。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湿热蕴结型症状: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牵及肩背;伴有身热不扬,纳呆恶心,厌食油腻,口苦口干,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外湿或内热蕴积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
治则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血瘀阻络型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入夜更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病因病机: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阴伤血滞,脉络瘀阻。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肝阴亏虚型症状: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两目干涩,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病因病机:肝郁日久化热,或湿热久蕴伤阴,或病久体虚阴亏,导致精血亏损,肝络失养。
治则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主方:一贯煎加减
寒积里实型症状: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
病因病机:此寒也
治则治法:以温药下之,主方:宜大黄附子汤
肝经虚寒型症状:肝虚寒
证候表现:胁下痛,胀满气急,目昏浊,视物不明,其脉迟弱者
主方:宜槟榔汤
肝火动血型症状:若怒气伤肝,因而动火,胁痛、胀满、烦热,或动血者
证候表现:胁痛、胀满、烦热,主方:化肝煎
邪客胆络型症状:邪客于足少阳之络
证候表现: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
疗法: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
肝胆湿热型症状: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治则治法:清热利湿,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阻络型症状: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病因病机:瘀血停滞,肝络痹阻
治则治法:祛瘀通络,主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肝络失养型症状: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病因病机: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治则治法:养阴柔肝,主方:一贯煎加减
死血瘀滞型症状:死血日轻夜重,或午后热,脉涩或芤
病因病机:死血日轻夜重
主方:桃仁承气汤,加枳壳、鳖甲
跌扑血瘀型症状:凡跌仆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经云: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是也。
证候表现: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经云: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
主方:东垣复元活血汤
肝气亏虚型症状:胁痛者,悠悠不止,耳目善恐
证候表现:肝气虚
主方:四物汤加柴胡、青皮
肝脾血虚型症状:寒热胁痛者
病因病机:若肝脾血虚
处方:逍遥散
肝郁胁痛如久延不愈,或治疗不当,日久气滞血瘀,可转化为瘀血胁痛;湿热蕴结胁痛日久不愈,热邪伤阴,可转化为肝阴不足胁痛;邪伤正气,久病致虚,各实证胁痛皆可转化为虚实并见之证;而虚证胁痛若情志失调,或重感湿热之邪,也可转化为阴虚气滞,或阴虚湿热之虚实并见证。若失治误治,久延不愈,个别病例也可演变为积聚,甚者转为鼓胀重证。
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调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转为积聚、鼓胀者,治疗较为困难。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肚子咕咕叫,还老放屁,大便不成形,怎么回事,中医有好方法?肝胆湿热:口干口苦,脾胃虚寒:拉肚子,湿热与虚寒同存在,咋办小小麦冬不得了,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效果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