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知多少常见疾病及联合用药第六期呼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

中医感冒分得非常细。中医擅长辩证分型,最常见的是风寒、风热两种。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这里都有“风”。这些都属于六淫当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六个里头两个都有风,所以一般感冒之前都被风吹了,风邪是六淫之首,六淫当中它是头,很多疾病都是由它先引起的。《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邪气。风邪为外感六淫之首,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风为什么对人体侵害这么大?它有流动性,它能打开人体的防御之门。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但是很多人就把这个口理解成嘴了,实际片面了。病从口入,不仅是从嘴,这个口要理解成孔,这样更加严谨。病是无孔不入的,眼睛、耳朵、鼻孔、阴道、尿道、肛门都是孔。我们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表皮的毛孔最多,但正常情况我们的毛孔是关闭的,这些外邪无法侵入,但是就怕风邪,因为它靠它的流动性,尤其人身体虚弱的时候,毛孔虚掩的状态,虽然关着,但是并没有关严,出时候被风一吹就把门吹开,其他的邪气都入侵,根据入侵的种类,我们分为不同种类:如果风吹开门,寒邪入侵,加在一起就是风寒;如果风吹开门,热邪入侵,加在一起就是风热;如果风吹开门,湿邪入侵,加在一起就是风湿。在感冒这儿主要是风寒、风热,最常见的就是这两种。风先把门吹开,所以感冒之前都被风吹了,都有相应的特点。我们学中医,辩证成了最主要的,不是辨病,而是辨人。一个人感冒了,我们如果想要推荐中药的话,一定要区别是风寒还是风热,或者寒热往来。怎么区分?区别风寒、风热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辨别患者的四个状态:第一,鼻涕的状态鼻涕有清鼻涕、黄鼻涕。流清鼻涕,是风寒感冒;流黄鼻涕,是风热感冒;红鼻涕,或者鼻涕带血,是风热感自清转黄,是风热感冒;清黄交替出现,寒热往来,是少阳感冒,注意用参苏感冒片或小柴胡颗粒。按这个来区分风寒、风热。当然仅用这一条,有时候分不开,譬如没有鼻涕怎么办?第二,口痰的状态有时候感冒,不流鼻涕,没有鼻涕怎么判断?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办法,看口痰。很多人感冒之后会有咳嗽。如果有咳嗽,要问有没有痰?有一种是干咳无痰。如果有痰,要问是什么样的痰?如果是白痰,一般人都是风寒感冒;黄痰一般都是风热感冒;红痰,痰中带血,一般都是风热感冒;白转黄,一般都是风热感冒;白黄交替出现,寒热往来,一般都是少阳感冒,注意用参苏感冒片或小柴胡颗粒。按这个来区分风寒风热,当然单独用这一条有时候也分不开,譬如没有口痰怎么办?第三,全身的状态不流鼻涕,也没有痰,这时候怎么判断?我们还得想办法,根据他身体的感觉。感冒之后虽然都发热,但是感觉不同。有的人发热的时候觉得身上冷,有的人发热觉得身上热,不一样。如果感冒的时候觉得浑身发冷,是风寒感冒;觉得浑身发热,是风热感冒;冷转热,是风热感冒;冷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是少阳感冒,注意用参苏感冒片或小柴胡颗粒。按这个来区分风寒风热,当然可能还是还是分不开,譬如没有不冷不热怎么办?第四,咽喉的状态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热,比较复杂:再加一条,相子的感觉。

一般来说,咽喉正常,红润而有少许粘液,为风寒感冒;

如果咽部疼痛特别明显,甚至红肿热痛,化脓,有白点,为风热感冒。

有这几条我们就能区分了。先看鼻涕,清鼻涕是风寒,黄鼻涕是风热:没有鼻涕看口痰,白痰是风寒,黄痰是风热:没鼻涕没痰,问全身感觉,觉得冷的是风寒,觉得热是风热;感觉不明显的看嗓子,疼痛明显、化脓红肿,是风热:反之风寒。这样就能把风寒、风热区分开了。

来源:赢在药店商学院,侵删

福芝林医药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tx/7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