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情况。
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是相对的。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的疾病的方剂,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
可见大柴胡汤治疗的疾病,比小柴胡汤要复杂。
就好像柴胡由小长到大,从小柴胡汤到大柴胡汤,就是治疗的疾病由轻到重。
大柴胡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著名方剂。
在伤寒论中,有3个情况,要用到大柴胡汤。
1.太阳病的治疗变证。
在太阳病的治疗过程中,疾病转入少阳,就是小柴胡汤证。
但是医生一开始没有认出这个疾病,就用了下法,还用了2、3次。
误用下法就会正常治疗的变证。
可见医生有时对疾病的诊断,误诊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同样现在疾病误诊,也是很大的,西医、中医都是一样。
误诊是不可避免,不能预防,但是可以减少的。
太阳病发病10天,一般就会转到少阳,就是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的柴胡太阳病的这个情况,就是10天了,用了2、3次下法,太阳病没有好转,引起了变证。
2、3次下法,一般就是4、5天的时间。
这个时候,柴胡证还在,就是小柴胡汤证还在。
这时医生经过2、3次下法,患者还在没有好转。
医生就会对这个疾病,进行重新详细的诊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四诊合参。
这个时候发现了小柴胡汤证,明白以前是误治了。
现在开始进行正确的治疗,就使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就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
对这个情况,还是先给予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可见在医圣的时代,医生不都是医圣,误治是不可避免的。
用了小柴胡汤,有的可能好转了。但是更大的几率是不好转,这个情况居多的。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
用了小柴胡汤患者还是呕不止,就是呕没有好转,还是有呕的症状。
呕心下,就是心的下方,就是胃部的区域,这个地方不舒服,觉得没有以前宽了,就是急。
这个急,不是着急,是不舒服,是不宽绰。
郁郁微烦,就是觉得胃部有一些小的不适,烦的感觉也不是很严重。
是说明患者的不适,不是很严重。
要是出现这些情况,就是小柴胡汤证没有痊愈。
患者小柴胡汤证,没有痊愈,又出现阳明的症状。
这个时候,单用小柴胡汤治疗,效果是不好的。
就要使用小柴胡汤的加味,大柴胡汤进行治疗。
2.太阳病的兼证。
伤寒十余天的时候,一般都已经传里了,就是已经到少阳了,就是疾病由太阳病到少阳病的转变。
少阳病,但是又出现了热结于里,还有往来寒热的情况,这说明少阳阳明都有病了。
虽然热结于里了,但是还有半表半里证,就是少阳阳明并病,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大柴胡汤进行治疗。
就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就要使用大柴胡汤治疗。
3.下法适合大柴胡汤的情况。
伤寒以后,脉沉。
脉沉是因为里实,伤寒以后是因为伤寒的余邪没有痊愈。
里实的出现,就要使用下法,但是患者是伤寒以后,余邪未清的情况。
这个时候,就是使用下法比较小的方法,和兼解表的方剂,就是大柴胡汤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大柴胡汤应用的3个情况。
都是既有表证,就是少阳的症状,又有里症,就是内热的症状。
这个情况,就要使用大柴胡汤进行治疗。
大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治疗作用。
大柴胡汤用来治疗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阳明合病患者表现为: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脉弦
大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白芍、大枣、生姜。
大柴胡汤的大黄柴胡为君药,用来疏散少阳之邪。
黄芩、大黄、枳实为臣药。黄芩清泄胆胃实热,与柴胡一起应用,可以和解少阳。
大黄可以通腑以泻热,祛瘀以利胆。枳实破气消积,内泻阳明的热结。
芍药、半夏为佐药。芍药缓急止痛,用来治疗心下的急痛症状。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生姜、大枣为使药,用来调和诸药。
这些药物一起应用,在和解少阳之中,兼泻阳明,解表通里,使少阳得解,热结得下,患者的内外诸证自除,恢复患者的健康。
现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中耳炎、腮腺炎等8种疾病,中医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