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皆可尝。
?今日拜读黄仕沛老师的“白虎汤四大证质疑”颇有感触。
先看个医案:
李xx,女,19岁。
昨日上午出现发热,体温38.9℃,当时恶寒,面热,无精神,父母予布洛芬颗粒后汗出热退,傍晚热又起,又予前方汗出热退,今晨5-6点测体温37.8℃,来诊,刻下:
发热,37.5℃,不觉恶寒,汗出,头汗自两耳前滴淌,偶咳,无痰,恶心,不欲食,烦倦懒动,口无渴饮,二便如常。舌红苔白,脉浮右关弦。
辩证:少阳阳明
处方: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
柴胡15g黄芩9g姜半夏12g生姜12g
党参9g大枣4个炙甘草6g麻黄10g
杏仁10g生石膏30g
3剂,颗粒剂冲服,每四小时半剂,体温升高则2小时一服,退热西药停。
第二日来诊,昨下午体温37.1℃,加服,今日余药半剂,已无发热,体温36.5℃,精神好,无汗出,不呕,微咳无痰,纳食偏少,二便调。
前方柴胡改12g,去麻黄、石膏,3剂调息。伤寒论第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此条言发汗后,乃以麻黄汤作汗,太阳病,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投以麻黄汤。汗出后身疼已,恶寒微无,然汗出易而多,喘如故,有烦热者乃邪热入里也,此不可与麻黄汤再汗,亦不可更行桂枝汤助热,但与麻黄开表、杏仁宣肺,表开肺气降,其喘自止。然石膏一则却麻杏开过之弊,二来撤其烦热,汗出而喘当愈。然条文中有可与不可与之别,若汗出恶寒喘咳者,可与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若见水饮作祟者,可与小青龙汤,若见汗出息高、手撒遗冷者,急当回阳救逆等。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阿司匹林汤:以石膏二两,阿司匹林一瓦,先以白蔗糖冲水,送服阿司匹林,再将石膏煎汤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时,乘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司匹林药力。迨至汗出之后,过两三分钟,犹觉有余热者,可将所余石膏汤饮下。《名医别录》又言石膏,味甘,解肌,发汗,烦逆,暴气喘息。石膏乃太阳阳明之药,其解烦热而助汗之用,不可不知。
石膏为烦热而设,非口大渴饮水数升者也。
其续命汤无热者,乃以石膏解肌,牵制温热药散。而木防己汤更是重以鸡子大石膏十二枚,乃石膏除心下逆气、腹中坚满之功,不可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