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标老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临证举隅

赖海标老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临证举隅

孟繁甦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指导赖海标教授

患者李XX,女,71岁。

主诉:近年来因糖尿病致双足趾坏死,先后行十个足趾截趾术,但足趾残端及脚背仍反复疼痛,夏天加重,伴夜尿5-6次,尿量多,腹胀,双眼模糊。舌淡红,脉细涩。

既往史:糖尿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冠脉搭桥术。

赖海标老师首诊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上黄煌教授的“四味健步汤”(石斛、牛膝、丹参、赤芍),服用七剂后足趾残端及脚背疼痛稍减轻,腹胀好转,夜尿减至3-4次,双眼模糊。

再服七剂后,足趾残端疼痛逐渐减轻,已无腹胀,夜尿减至3次,双眼模糊,近感胸有气上冲感,予加量桂枝。

随诊患者,自觉各种症状逐渐改善,生活质量治疗较前提高。

赖海标老师用药分析

赖海标老师临证时常给我们讲解各方证的使用要点。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小柴胡汤去半夏加瓜蒌汤的变通,去人参加桂枝、牡蛎,并换生姜为干姜。方中包含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瓜蒌牡蛎散、桂枝甘草汤、甘草干姜汤等诸方,临床上参照上述方证,可灵活使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太阳证未罢,并发少阳证,且兼中阳不足或津伤亏损。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提示病邪侵入少阳;小便不利而渴,乃“已发汗而复下之”所致津伤亏损;“但头汗出”可知外证未解,故云“此为未解也”;太阳病误用汗下之法,徒伤津液,兼损中阳,“但头汗出”而非全身汗出,已暗示津液不足。至于争论颇多的本证应是“大便稀”还是“大便干”?,应该说“大便稀”或“大便干”均有可能出现,如以中阳不足明显则见“大便稀”,如津亏亏损为主则见“大便干”,两者并不矛盾。另外,不管“大便稀”还是“大便干”,可从干姜和瓜蒌根的用量比例上进行调整,以使“阴平阳秘”,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

赖海标老师临证时抓住本案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灵活化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上黄煌教授的“四味健步汤”,调和肝脾,温阳益阴,活血通脉,使困惑患者多年的糖尿病足疼痛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可谓方证相应,效果立显。

温馨提示: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6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