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园时光看病先看人

看病先看人

——关于临床诊断方面

采用黄煌“药人、方人”辨证心得

级修园班庄智迪

[摘要]疾病的诊断是临床治疗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判断。黄煌[1]教授认为:“可以根据病人的外形、外貌特点将病人进行分类”,使得各类人的症状表现适合某种中药或者是某剂方药——即“药人方人”。学习并运用此方法可以辅助疾病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关键词]诊断中医

什么是“药人方人”

1.“药人”是指:某人适合长期服用某种中药,其外貌表现及临床查体存在“气、血、阴、阳”的不足或有余,可用某种药物进行缓解或治疗疾病[1]。此类病人的临床表现往往十分突出、易于鉴别。在遣方用药时可以酌情使用此中药,若辩证准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一

如图一所示黄芪人表现为:(1)面部萎黄;(2)肌肉松弛;(3)上臂呈“蝙蝠袖”。因此在用药策略上,可以加入黄芪、人参等补气健脾的药物。

图二

如图二所示柴胡人表现为:(1)黄、黑、青三种颜色出现在面部,脸颊淡黄、眼周(尤其“肉轮”部)泛黑、眉间略有泛青色;(2)表情淡漠,近几日食欲不振;(3)胁下有游走性疼痛。

同时,病人舌苔微黄燥且有剥苔,口渴,便秘,可判断是“柴胡人”并患阳明病,即少阳与阳明合病。因此诊疗方案以大柴胡汤疏肝行气、和解通便。

2.“方人”是指:某一类人的临床表现较“药人”更加复杂,表现出某种方剂所主治的症状。所谓“复杂”是指临床表现上有一种或多种疾病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1]。

图三

如图三所示“防己黄芪汤人”表现为:(1)面部浮肿、颜色鲜泽;(2)“眼泪汪汪”、目下有卧蚕;(3)畏寒怕冷。

《金匮要略》云:“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提示病人有水气病,且存在表虚畏寒怕冷的症状。多种症状兼夹,治以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健脾利水。

图四

如图四所示“桂枝茯苓丸人”表现为:(1)皮肤瘙痒溃烂,常见于糖尿病中晚期的老年患者;(2)肌肤甲错;(3)舌下络脉暗紫。

糖尿病晚期患者常出现四肢肌肤破溃和瘙痒的症状。中医认为“痒为泄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类患者往往兼有血瘀,可用桃仁、牡丹皮等活血祛瘀药以达到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山永,黄煌.浅析黄煌体质学理论构建思想[J].上海中医药杂志,,53(02):37-39.

文字:庄智迪

文编:高灵婧

编辑:陈婧姈

审核:郭冰盈黄聪胡力琪方育涵

指导老师:杨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ry/6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