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网上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10.html
今日热点:快讯!德国新增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例!
(截止至年4月11日16时点击查看大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华民族再次经受了严峻考验。全国医务工作者纷纷主动请缨,驰援武汉。他们是让人为之动容的“逆行者”,是身着白甲,守护生命的战士!是最让人尊敬的医者,是新时代的英雄!
多难兴邦,我们这个有着年文明的伟大民族,数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严峻的考验,最终都战胜了。那么在中国历史中,面对无数次疫情,古代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中国古代医者——张仲景。他不仅是古代的抗疫英雄,他对医学的贡献更是推动中医向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法方药一体的辨证论治基础,其组方用药法则对中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据史书记载,东汉后期疫病流行,南阳地区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2/3的人因患异病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病的人占到了大多数。
面对肆虐的疫病,张仲景又做了些什么呢?面对疫病的流行,张仲景内心非常悲愤,他下决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广泛搜集有效方药,对民间采用的针刺、灸烙、药摩、坐药、浸足、灌耳、舍下含药等多种治疗方法都一一加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张仲景终于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临证医学《伤寒杂病论》共16卷,介绍了多个方剂,是中国的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此书被中国历代医者所尊崇,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圣书”。张仲景也因此被称作经方大师和方祖。伤寒杂病论一书问世后被后人广泛传播,河南南阳的医圣祠里收藏有一套珍贵的民国时期木刻版伤寒杂病论,它是张仲景的后人保存下来的。《伤寒论》的方剂基本上现在临床都在使用,非常好,非常实用,是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珍藏。比如说治疗感冒,大家常说的感冒、外感病、麻黄汤、汤、小柴胡汤,这都是常用的方剂,疗效非常。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证实了他们主治明确,疗效显着,这些药物配方成为了中华医药的一大瑰宝。现代中医仍传承着张仲景的精神,沿袭着他的医学原理。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药方,经过改良后,愈发受到现代人的推崇。
张仲景,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抗疫英雄。他的《伤寒杂病论》巨著更是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家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清肺排毒汤”是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四个方子的基础上化裁的,包括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和射干麻黄汤,在这四个的基础上减掉了两、三味药,化裁以后形成的一个方子。
版
权
声
明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IT时代网《国宝档案神医传奇——方祖张仲景,讲述中药抗疫》来源IT时代网,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鰲德堂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源于新华网、百度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