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是一个妙药,记载的功能主治,性味归经范围并不广泛,古方用药多用于寒热晚来的少阳证和阳气下陷等证,现代的药化研究其化学成分药效也无出奇之处,但现在却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药之一。柴胡别名茈胡、地熏、茹草、柴草。出处《本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的根。柴胡药材常称北柴胡,狭叶柴胡药材常称南[详细内容]
竹叶汤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药汤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扶正祛邪,表里同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第二十一9)。方以防风、桂枝、生姜为[详细内容]
北斗山栖真观——您身边的道观。01用调枢机之法实现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主要体现在少阳病篇及少阴病篇。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少阳主枢”“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少阳主枢的说法源自《素问·阴阳离合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枢”指的是事物运转的关键。虽然《内经》中的少阳主枢学[详细内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 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详细内容]
“非经方无以治大病”这是近代名医岳美中老先生的名言,而陈瑞春教授用自己五十余载的中医临床为其作了很好的诠释。陈老临床遣方用药,基本不离伤寒方,他已进入“要么不看病,看病必用伤寒方”的境界。因此,他对中医临床应用经方颇有心得,颇有体会。本文尝试介绍陈老经方运用的奥秘,以飨读者。1应用经方要遵从《伤寒论[详细内容]
和新型冠状病*打交道一段时间后,我们逐渐看清楚了这个敌人的部分特性。这个病,首先是隐蔽性非常强,不像其他常见的以高热为表现的传染病,你在高速公路设几个关坎,竖上高灵敏的体温测试仪一拦,在医院门口设一个红外体温监测仪,然后所有发热患者都要先经过发热门诊筛查,就基本把这个传染病控制住了。可是这个新型冠状[详细内容]
导读:中医十大名方,每一方都是经典!1.小青龙汤组成:麻*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制半夏12克、甘草6克。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方解:本方为解[详细内容]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中医名方《小柴胡汤》出自西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此方由柴胡,*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等七味中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伤寒少阳证。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食欲不振,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苔薄[详细内容]
五十年经验总结:小柴胡汤灵活应用20法 作者:毛德西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较为常用的经方之一。常用于消化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妇、儿、五官等科病证。由于小柴胡汤独有“和解”的功能,故历代医家对其颇多重视。有的经方医家所用处方竟有二分之一是小柴胡汤类方。结合自己五十年之临床体验,我总结出小柴[详细内容]
《经方一百首》之小柴胡汤作者:*煌编排:胡廷峰、小柴胡汤柴胡10~20g、*芩6~10g、半夏6~15g、人参5~10g、甘草5~10g、生姜10~15g、大枣5~10枚。水煎,分三次服用。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2.发热或低热持续,呈寒热往来样。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详细内容]
刘渡舟氏善“调气”,认为:“人身之病,其在气者十之七八,其在血者十仅 。气病有不影响于血者,而血病每关乎气。”并认为涉及到“气”,“肝胆脾胃”的功能尤为重要。临床上善用柴胡剂和泻心剂调理肝胆脾胃。“柴胡最善调畅肝胆之气,推动气机出入,并由此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神农本草经》言柴胡主“肠胃中结气,[详细内容]
先给大家来个福利,酒醉后喝小柴胡可以迅速解除口苦咽干宿醉的状态!对于酒场应酬多的朋友, 的解酒药是梦寐以求的一件事,传说中的往往不灵光,解酒灵葛根葛花之类的都没用的情况下,为什么柴胡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呢。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详细内容]
二方均用柴胡、*芩、半夏、生姜、大枣和解少阳、降逆和胃;治疗少阳病。那么临床上两者如何去别运用呢?今天来对比分析学习!对比分析出处: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组成:大柴胡汤:柴胡、*芩、半夏、生姜、大枣、大*、芍药、枳实。小柴胡汤:柴胡、*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炙甘[详细内容]
小柴胡汤柴胡、*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配伍功效之妙,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为和解剂之祖方。小柴胡汤能疏风退热,疏肝解郁,是一个和解方,现在来理解,就是可以增强免疫力的方子。古代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写道:“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当用小柴胡”,可见,[详细内容]
今天我讲一下——小柴胡汤,组成:柴胡半斤,*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掰碎(以上为伤寒论原方,汉朝度量衡用量)。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就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伤寒论》上说:“但悉一症,俱可用药,不必悉俱。意思是说,这四个症状,只要有其中一个,[详细内容]
主讲人熊霸,医院医务科副科长,茂名市医学会副秘书长。自幼随父学医,先后师承梅国强、童孝惠、田玉美、刘伟胜等 老中医,并拜师于沅陵齐氏 中医九代传人齐子夫先生门下学习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读研期间随导师徐凯教授(“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弟子、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首席讲师)系统学习中西医结[详细内容]
记录:路红云医案:李永今天下午(.1.4),张老师带着儿子小蔡同学复诊了,小朋友乐呵呵的,和两天前相比判若两人,精神振奋,体力较好。周四(.1.2)上午因“发热头昏痛,咽痛两天就诊”,精神不振,乏力,流清水鼻涕,咽喉干痛,舌红苔薄腻,脉滑数。体温38~38.5之间,瓜子脸,大眼睛,表情认真。结合当下[详细内容]
明医公开课第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作者:鲁法庭编辑/邓爽校对/刘祎妮导读:鲁法庭老师在自己总结的“《伤寒论》见习录”中,有这样一篇关于四逆散合小柴胡汤的加味今用。此方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均可参考治疗多种病症。组成: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芩10克,*参15克,半夏15克,焦三仙各15[详细内容]
明医公开课第50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作者:马凌鹏编辑/邓爽校对/刘祎妮导读:从常规来说小柴胡汤是用于治疗足少阳胆的疾病,大多数时候却忽略了小柴胡同样能治疗手少阳三焦经的疾病。今日马老师便以亲身诊治经验,分享一则用小柴胡治疗此病的案例。膝关节长期固定疼痛可归结为中医的痛痹范畴。《灵枢·贼风》:“[详细内容]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作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被归为和解少阳剂。邪在少阳的时候通常会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症状。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表现为身体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前胸部和两侧常感觉闷和涨疼,神情低落且不思饮食,心烦,常常还会呕吐等。而小柴胡汤就是治疗这些症状的代表方[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