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县功希望,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希望,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记谢家崖养蜂种植能手田居课

文|王亚军

在土地上摸爬滚打过的人,都知道刨挖出金坷垃,那是不可能的事,那人简直不是疯魔,就是脑子被驴踢了。可现实中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田居课,硬是在砂砾中开了花。县功和香泉两交界的牛头山根下的谢家崖,这里除过山还是山,门前的川道就那么指甲盖大的一片平地,两旁山坡开耕出的土地实在有限,可要养活十一个村民小组也真是大费周折。俗话说:靠山吃山,但那树木是国家的,也就是只能另谋出路。新上任的村支书王贵祥也是绞尽脑汁,先是栽苹果树,后是栽核桃树,直到今天的蜂业合作社、葡萄园基地、中药材柴胡基地等三大产业支柱。这一路走来,都是市场经济说了算,才有如今的局面。

提起田居课,用县功人的话,那就是个八眼儿。他像灯笼一样是玲珑心,在憨厚的外表下,你还真看不出他和别人有啥不一样的。今年刚过50岁的他,脑子里全是生意经。在近郊的农民中,基本家家户户都出门打工了,唯独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打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在如今高消费高学费的时代,靠在家里种地能一连供出两个,让多少白领阶层为养娃都头疼的事,却在他这儿竟轻轻松松解决了。咱们今天就来说道说道他的生意经,你要是当面去采访他,他总是一副急赤白脸的搔搔头道:咱干那些有啥说的?你要是进一步问他道:说说养蜂吧。这下戳到了他的痒痒处,他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和刚才判若两人。这个在村民眼里有点“另类”的人,也就是土话说的饸饹肠子百眼系。

提起养蜂,还真有点儿意外。就在他四处捕捉致富信息,为了早日脱贫为了在乡亲们中间夸下的海口。可面对大山还是大山的现状,还有一条流过村旁的司川河,还有好多青壮年都背起行李包出省出市踏上了打工路的现状,他心间的致富门关了一个又一个。

目前的村子说好听就是纯绿色无污染,说不好听连一家企业手工作坊也没有,真是一个字“穷”。直至习总书记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山里的人仿佛一夜间明白了一个理,这是老祖先留给自己的最大财富。村委会首先也开悟了,成立了首家蜂业协会,田居课欣然第一个加入了。凭借来他多年跑山的经验,再加上人活道,爱钻研,没事就非要弄出个响动的精神,请教专家,由当初的十箱蜂发展到如今一百四十来箱蜂。若有空,你到他那牛头山下杨家河的养蜂产业园去看,那排列整整齐齐几个长龙似的蜂箱,令你惊诧。那嗡嗡飞翔的小精灵像被他训练成的大部队,勤勤恳恳酿着百花蜜。他的蜜特别好,销路也广,本地外地都有。听说今年已经摇了9桶蜜,每桶斤,共总下来也就多斤,按一斤30来元来卖,最少也是多元。从他脸上洋溢出的热情,我们就能感觉到,今年的蜂蜜行情还是不错的。他告诉我们,咱们这里养的都是土蜂,蜂蜜特别好,气候湿润,还有大量的中药材,所以花蜜特别醇厚。近些年,随着旋瓦山、西武当的开发,去大水川的游客专门会找来买土蜂蜜的。说毕,他竟爽朗的哈哈大笑起来,眼里全是被幸福生活滋润得幸福的样子。

啥是苦?啥是乐?大山里的人习以为常,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养成了一种爱钻研爱拼搏的精神,更有一种粗犷中含有细腻的性格,这都是拜大山所赐予的。他们也会发牢骚也会埋怨,顿时空气也会火辣辣的。但是只要朝着大山随便吼一通,啥事也没有了,该干嘛还干嘛!这就是典型的秦人,奇怪吧?其实也不奇怪。想到了大山,是大山给了包容的个性。田居课就是这样一个,闷着头干活的汉子。

当村上成立种植养殖协会,他又毫不犹豫加入了。他知道跟着共产党员干,绝对没错。把家里十几亩地重新分配了一下,留够自己吃的粮食,一次种了五亩葡萄,其余都种了柴胡。

葡萄苗因为有农技师手把手教,他就没黑没明在地里侍弄,先是按老师要求的土壤最好是沙壤土,谢家崖的河滩地大多是干瘠的土,最适合栽种葡萄树。那些年户县已经栽种葡萄成气候,而且省内非常有名,通过村上购苗,他一下栽种了5亩,接下来将沙壤土、腐叶和堆肥按3:4:2的比例配制基土,他用圆头铁锨挨着疏松了一遍土地;最适宜的是谢家崖的气候,最适合葡萄、苹果等果木生存生长,昼夜温差大,中午光照时间长,中午热的光身子,早晚还得穿秋衣秋裤,光照的充足是口味感强,蜜汁大,吃一口还想一口。卸完果子后冬季得要薄膜覆盖,剩下的就是修剪工作和病虫害防治,但为了品相好,已挂过的葡萄都进行了套袋,也为了提倡绿色环保,减少鸟害,在花期经过疏花才能保证葡萄果粒充分增大,松紧度整齐美观,到秋天才能是葡萄更加味美果鲜。

他基本栽种的也是户太八号,此果外形美观,皮薄水多,吃进嘴里香甜可口。市场价每斤约3块,陆陆续续要拿到县功和宝鸡市场零售。曾经有个大客户想一次性从地里收购走,可他觉得价格有点低,没有谈成。现在有去大水川游玩的游客或户外的散客偶尔也来光顾他的葡萄园,他种的葡萄还小有名气了。因为葡萄中大量蕴含葡萄糖和维生素,还有含抗癌微元素白藜芦醇,所以深受女士小孩的喜欢。假如他的葡萄产量斤,就能收入到00元,抛过杂七杂八,人工,施肥,袋子等等缴销,总之,还是比打工去强。

谢家崖非常适合栽种中药材,尤其这两年疫情严重,使中药需求量持续增加。而柴胡的价一直稳定,村民喜欢大量种植。管理简单,只要把地里的杂草及时拔除,柴胡就能长的很好。能人田居课也没落下,在自家的坡地里也栽了几亩。每当秋季,谢家崖浅山区一片金黄,远看像油菜花,近观是柴胡花。已成了一片迷人的景观,也是蜜蜂最好的蜜源。那蜜就饱含中药,也是女士爱美靓丽的护肤品!

祝田居课的产业越来越大,祝像田居课这样的成功农人越来越多,祝谢家崖越来越美!

作者简介:

王亚军,笔名叶知秋,男,年8月生于陕西省宝鸡市。诗人、词人、剧作家、文化策划撰稿人,大长安文学艺术沙龙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大秦岭文化艺术沙龙会长,陕西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文学月刊》签约作家兼特邀编辑,《中华风采人物》杂志记者编辑,《中华风采人物之邯郸风采》杂志专栏主编,《视点人物》主编。诗歌获过大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9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