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做好这几点帮你健康入夏

古语云“雨生百谷”,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正值春夏交界,时而高温时而骤凉,而且降水渐多,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加大。对于如此“作妖”的节气,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感冒,而且身体各个脏腑也容易“闹脾气”,甚至影响了入夏后的机体健康。故此时更要注意身体的阴阳调和,此时不补更待何时!

谷雨养生该怎么补?

一直以来,中医对于不同节气的养生均有不同的讲究。虽然说春季期间肝气正旺盛,补肝是重点,但过了清明之后,肝气已达“顶峰”,养生的重点要有所转移。由于春季脾气衰弱,到了暮春谷雨时节,脾气开始旺盛,养生自然要侧重于补脾。但有一个问题,谷雨时节不重补肝,并不代表将肝气置之不理,恰恰相反,此时要注重柔肝养肝,避免旺盛的肝气郁结于内不得舒发。

“疏肝健脾祛湿”为谷雨护航

谷雨养生要养肝补脾祛湿,说好还是要敬佩先人的智慧。逍遥丸的方子,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组成,是个千古名方。方中主药是柴胡,能疏理肝气;当归和白芍能通过养血濡肝,以助肝之疏泄;白术、茯苓、炙甘草可健脾益气,助血液生化而养肝;生姜有温胃和中的作用;少许的薄荷则能协助柴胡疏肝散郁热,因此这个季节可以考虑服用些逍遥丸,如外界湿气稍重,加之长期的脾虚也容易产湿,此时建议健脾除湿,中成药可考虑配合香砂六君丸。

气温变化大注意防感冒

在这气温变幻多端之时,若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就会出现鼻塞、流涕、头痛、甚至发热、咽喉痛疼等现象。风寒之邪,通过肌肤损伤人体阳气,从而出现怕冷、鼻塞等。因肺位居最高,风寒邪气通过口鼻首当其冲侵入肺部,出现咳嗽、有痰等。风寒侵袭入里化热出现咽喉疼痛,西医角度讲引起的原因以病毒感染为主。

清热解毒口服液对上述症状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组方严谨,由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等十二味中药构成,方中重用石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为君药。栀子、黄芩、龙胆清热泻火,双花、连翘、甜地丁、板蓝根清热解毒,玄参、生地黄清热凉血,诸药均助君药清热泻火解毒为臣药,知母、麦冬清热生津为佐药。诸药相伍使热毒可解,口渴可止。研究证明,临床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红,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诸证候者可以治疗。

食补+运动,谷雨养生也简单

除了选择中药进行养生调理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食补和运动调理也尤为重要。

1.饮食省酸增甘:因为谷雨时节养生重在补脾,因此要省酸增甘,即少食酸辣,多食甘味的食物。因为在中医看来,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同时还要多食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等。

2.运动不宜大汗: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相对休闲等运动方式。因为谷雨时节人体正处于气机发散之时,较容易出汗,而过度出汗又会影响夏季的气血健康,因此此时选择的运动方式不宜过于强烈,以微微出汗即可。

往期推荐1、胃癌呈年轻化倾向

脾胃不舒服,该如何调养?2、总是失眠多梦,该咋办?3、易怒焦虑心烦意乱怎么办?4、玩手机时间久了,眼干眼涩怎么办?5、肾阴虚还是肾阳虚,你能分清楚吗?

温馨提示:

中成药虽好,还需要辨证论治,只有对证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

如有不适,医院请专业医师面诊后再行用药。如需使用药物,服用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版权归摄图网享有仲景健康--欢迎垂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pz/8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