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被誉为“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
经方的魅力就在于能执简驭繁,经方大师总是能在复杂的疾病面前临危不乱,抽丝剥茧,看到本质,然后以仲景之法排兵布阵而统领全局。郝万山老师的经方故事讲得生动轻松有趣,让人读来忍俊不禁,然而在大白话间却有至理,需要考验您的慧眼。故事34:大柴胡汤
仲景所描述的手足濈然汗出,我在临床上遇到过一次。20多年前有一个老太太,黄疸、消瘦,高热,医院住院,医院看到她顽固性的黄疸,重度消瘦,且确诊为阻塞性黄疸,怀疑她是胰头癌,加上神志不太清楚,医生说基本没什么希望,医院还是接回家?她家的孩子就找我去,希望给她妈妈看一看。我说你妈妈过去有什么病?他说我妈妈过去经常感冒,我说多长时间感冒一次,他说前几个月每一星期都感冒一次。我一听,很奇怪,怎么能每个星期感冒一次呢,我就再问他,我说每星期几感冒呢,他说每星期五的晚上感冒,我说很规律吗?他说大体都是这样。我说感冒是什么症状,他说先是发冷,冷得打哆嗦,随后就发高烧,我们常常就给她吃一片退烧药,然后烧就退了,有时候不吃退烧药呢,到后半夜烧也就退了。我说第二天会出现什么情况,他说第二天尿特别的黄。我问那么她的眼睛、脸发不发黄啊,他说我们不注意。我说她感冒发烧的时候,有没有肚子疼,他说有,肯定肚子疼。我一听这个症状的描述,周期性寒战高热,又伴有上腹疼,尿黄,这样的话病人不就符合夏科氏三联综合证的临床特征吗?由此她这次出现了梗阻性黄疸,而且出现了高烧不退,我觉得她很像是一个结石的梗阻,如果是这样,那在治疗上还是有希望的。等我到病房的时候,我看到她另外一个女儿坐在旁边,在不断地给她擦手上的汗。这个手非常非常的瘦,手背的汗毛孔都开着,就像那个筛子的窟窿眼儿一样,晶莹的汗不断往外渗,那个小女儿就不断地擦。一看这个我就想到了《伤寒论》中所说的“手足濈然汗出”,这肯定是阳明里实,但是我又想到她的病史,于是乎我就用大柴胡汤来治疗,又加上海金砂和金钱草,我只开了一付药,说咱们现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就吃这一次,如果成就成,不成就别再找我。没想到吃完这付药以后,当天下午没有什么动静,到了晚上神志有些清醒,夜里就开始拉,一拉大便她神志清醒了,然后她闺女就给我打电话。我说你现在淘洗大便,如果能淘洗出结石,就判断她是结石梗阻,你妈妈以后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头一次和第二次大便都没淘出来,第三次大便淘出来了,像玉米粒那么大的,还有黄豆那么大的,大概淘出二十多块来。从此以后,老太太烧就退了,黄疸逐渐逐渐的消退了。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15克、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大黄6克功能主治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毫升,去滓再煎,温服毫升,日三服。备注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摘录《伤寒论》《方剂学》-大柴胡汤故事35:柴胡桂枝汤
在过去,门诊经常见到一些老年妇女全身窜痛。我作为一个医生,什么地方疼呢,我就要去摸一摸。大夫,我这个疼你是摸不到的,一会儿胸疼,捶着捶着它就跑到肚子这里了,你按一按呢,它又跑到腿上了。捏一捏呢,没准放个屁就不疼了。我说,那你这个病叫什么呀。她说大夫,我就是肝气窜的,肝气窜。这个病当然中医书的没有,西医书上也没有,是北京的老太太们自己起的名字。所以我一生气,这个疼就满身乱窜。开始用逍遥散没有效果,又用柴胡疏肝散,还没有效果。既然是肝气窜,我用疏肝的怎么能没有效呢?后来我就问刘老(刘渡舟),刘老说,嗨,这个方子最好的就是柴胡桂枝汤,因为已经有了疼痛了,就涉及到血脉不和的问题,不光是在气分,不光是气郁,所以你光疏气,效果并不好,你应当加一些活络脉的药,那就是柴胡桂枝汤,很好。用柴胡桂枝汤以后,这些肝气窜的老太太们都觉得吃这个方子很好,后来疼痛就减轻很多了。之后我看刘老师也经常用这个方子治疗肝气郁结,又伴有周身窜痛的证候。柴胡桂枝汤别名柴胡加桂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处方桂枝(去皮)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擘)生姜4.5克柴胡12克
功能主治解表和里。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表证未解者。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用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温服毫升。
摘录《伤寒论》
小柴胡汤与柴胡桂枝汤的运用故事36:中医里的千古名方
很多年前,我在东欧的捷克布拉格讲课,一个医生带着一个病人来找我,那个病人是霉菌性阴道炎。我说:“这个不要找中医看啊,制霉菌素就有很好的效果,内服、外用都可以。”结果那个病人笑了:“我就是布拉格制药厂制霉素车间的技术人员,我得的这个霉菌性阴道炎,是在我们车间都能存活的”。事实上所有的抗霉菌药对她都没有效。我本来是不看妇科的,但是根据她的症状,我硬着头皮开了一个清利下焦湿热的口服方子,又开了一个外洗的方子。我在那里就讲1周的课,然后我就走了。第二年春天我又去了,那个医生又带了一个病人来找我。她说:“你上次的药,病人用了1个月就痊愈了。”我很好奇,心想这么重的霉菌感染在中国都很少见,我居然治好了她的病。那个病人还把我的药推荐给全工作车间的同事用,结果大家用后都痊愈了,后来她们还组织了全厂的技术力量和国家药学研究专家来破解我的方子,看看到底是什么成分发挥了作用。我当时有点紧张,她们真要是从我的方子中找出什么东西来,从而发明创造出一种西药,那我们中医就会显得有点尴尬。结果她们一无所获,那个医生对我说:“你的药成分太复杂了,有很多都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她紧接着又问:“你们中国人都会打拳是吗?”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问这个,我就说:“也不全是。”她说:“你们有一种迷踪拳是吧?”我听了直想笑,心想迷踪拳哪里是拳啊!这是金庸老师小说里面的。她说:“我们西方也有拳击,直拳,勾拳,鞭拳,甩拳,这四种拳路都各有各的变数,有招有式的,但是你们迷踪拳无招无式。”我说:“对呀!”她接着说:“我们这四种拳一旦你防不住,就会被打倒,但是如果找到了防守的方式,就不会被击败。但你们中国的迷踪拳,无招无式,防不胜防。你们的中药就像迷踪拳,我们的西药就像西方的拳击,全世界平均10年才能发明一种新的抗生素,但这种抗生素用于临床不到两年就有耐药菌产生。我一直担心,照这样子的速度发展下去,总会有一天,我们的抗生素武器库会再也对付不了一代又一代的致病微生物,那时才是我们人类灾难真正到来的时候。”我陷入沉思,她的推理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她接着说:“现在我不用担心了,因为世界上还有中国,还有那么多成分复杂的中药,即使用最高端的科技手段都搞不清楚它的成分,那么细菌、微生物自然更是搞不清它的成分,那就永远都不会耐药。”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的饮食,不也是由单味的食物上升到多味食物组成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吗?所以我看每一个方子就联想到每一道菜。如果你叫现在的人不要再吃那个菜了,而是把蔬菜里面的各种营养素提取出来,叫他吃,他准不干!可是,西医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我们学习中药,学习方剂,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继承祖先用了几千年的经验,这些都是通过人身上的实验,得出的一个个方子,所以这是经典,这是经方。中医里的千古名方《郝万山讲伤寒论》(点击上面图片浏览详情)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标题浏览详情)1你是健康人吗?2揭秘《黄帝内经》3中医基础理论(李德新视频讲座)4为什么中国人最容易“脾虚”?原来有这三大根源!5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太全了,值得收藏!)温馨提示 健康刮出来2 灸出健康来3 “托”出健康来4 “站”出健康来5 “艾”出健康来6 “拍”出健康来7 健康走出来(上)8 健康走出来(下)⊙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