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摘要:
刘绍武先生在三部六病学说中提出局部协调疗法,选用小柴胡汤作为协调整体的首选方剂,在各协调方中,小柴胡汤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小柴胡汤的本质认知,作者从小柴胡汤的主证分析、对少阳三焦系统的新解、小柴胡汤的主要证状剖析、调理机制、延伸治疗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解析小柴胡汤的本质作用在于将位居半表半里的少阳三焦系统变得通畅无阻塞,使气、水、血、神经等上下皆通,寒热平衡,生命机体运行恢复正常,从而带动身体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转为正常运行,使相关疾病得以治疗。
刘绍武先生改良并应用小柴胡汤作为协调整体方,其贡献不仅在于研发了十多个非常有效的局部整体协调方剂,还在于发现并应用了小柴胡汤的这种本质功效,局部整体协调疗法在利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还可发挥更多的作用。
正文:
刘绍武先生在三部六病学说中提出局部协调疗法,对于局部病,有时不表现为局部性,在整体上出现明显的寒、热、虚、实,对于局部病的治疗规律之一是局部病整体局部治疗,遵循“协调整体、突出局部”的原则,选用小柴胡汤作为协调整体首选方剂。
对于选用小柴胡汤的理由,有多种表述。一种描述为,小柴汤方中黄芩以清热,柴胡以祛实,半夏、生姜以治寒,人参、甘草、大枣以补虚,四面俱协,呕而发热诸证自愈,七药为用,共同担负起协调阴阳、治疗整体的重任1。另一种描述为,七药为用,寒热同方,升降并举,补散齐发,使紊乱的整体中热得清,实得泻,寒得温而虚得补,后天之本得固,气血之源得充,脑髓得补,正气得健,气血通畅,精力充沛,而诸证消失2。刘绍武先生选择小柴胡汤,并进行了改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体会,以苏子代半夏,降而下气,利膈宽肠,可除半夏之燥弊。在非呕吐、恶心疾病中,以川椒代生姜,温中散寒,解郁温中,热而不伤津液,并有解痉缓急止痛之功。不失原方剂组方精神和临床疗效,又使得方剂更加平和,更名为“协调基方3。
刘绍武先生以“整体局部双关治疗”的原则,以小柴胡汤为基础,研发出调神汤、调心汤等十多个局部整体协调方剂,并在大量的治疗实践中证明这一理论的成功与方剂的有效性。
对于小柴胡汤作为三部六病协调整体首选方的原因及其疗效,除了上述基本认知外,本人从研读《伤寒论》中发现,我们可以从更深层面去剖析其本质,找到小柴胡汤的作用路径与具有协调整体的根源。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是一个重要的方剂,也是伤寒六经辨证里少阳证的主方(注:关于六经名称及少阳定义、内涵,三部六病学说与《伤寒论》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不作讨论,以《伤寒论》所述为参考,不影响分析)。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共有20条记载用到小柴胡汤。据有人不完全统计,现代医家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的疾病达到70多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中医名家黄煌教授指出,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表面上看来,小胡柴汤具有强大的治疗功效,估计很多研究者都会深入地去研究小柴胡汤的元素成份构成,看是否能从中提炼出什么元素成份,以便用这些提炼的元素研制出某种药来针对性地治疗某种疾病。
但中医是生命医学,是本能医学,中医药的作用有其自身的调治特点,如果不抓住伤寒论方剂的核心本质,可能还是不能把握其治疗的功效机制。对于小柴胡汤的理解,关键还是要弄清《伤寒论》里少阳是个什么概念,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认识到小柴胡汤的治疗机制及其应用广泛的原因所在。
小柴胡汤主证分析
伤寒论中提及小柴胡汤的条辨不少,我们主要看第九六条。该条已将小柴胡汤的主证都列出,并还附了根据证状变化进行加减调整方剂,以治疗其它证状疾病。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所列证状较多,主证有四个: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病在太阳和少阳之间,或者说进入少阳。这么讲解,可能还是不太能理解,需要将少阳及四个主证的关键问题所在讲解清楚,才能理解小柴胡汤七味药的真正作用,以及它能解决那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
对少阳三焦的新解
《伤寒论》以六经分类,少阳则属于表、里之间,为半表半里,包括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主要指三焦部分。关于三焦的定义,自古至今存在各种理解与争论,如有形三焦与无形三焦之争,到目前未见定论。倪海厦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篇及小柴胡汤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提出少阳是所谓的神经、血脉,凡是不列入脏腑的、沟通脏腑之间的油网络,都是少阳,也即三焦4。《黄帝内经》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道明了三焦系统的功能。
我的理解是三焦是人体内肌肉与脏腑之间的组织、内容物,这一部分无论是在中医还是在西医里没有过细的描述与讲解,西医也几乎没有给这一部分组织命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猪肉的瘦肉与脏腑之间还存在很多囊囊肉,我的理解就是我们人体的三焦,也是少阳的内容物,这里面包裹着很多组织、器官,这些内容物组织即是人体的水道系统,全身上下里外传递、交换水分津液,在此中也包含淋巴系统(淋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在淋巴管中流动,其实也是津液的一种),血管与神经,人身上最主要、最密的血脉神经在胸腔、横膈膜、纵膈膜,从更广一点的范围来说,人的眼、耳、目、口、鼻、所有的五官有问题的时候,都会与三焦系统的传导相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经过的地方,包括肝胆在内及各种腺体、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子宫、大脑等都在三焦系统内,被三焦所包裹,与三焦内的水道系统、血脉、神经系统运行相关联。
少阳被视为半表半里,起着连接太阳表与阳明里的作用,从人体的生命运行来说,少阳部分或三焦系统既连通表里,由表入里要经过三焦,也连通上中下,从五脏六腑到头部。这一部分既有主要的水道系统,也有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血脉,所以这一部分运行气、水、血的通畅与否(是否存在堵塞情况)、寒热与否与全身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相关联,可见其重要性,也由此可知很多疾病都会与此部分的运行出现异常相关。
小柴胡汤证主要证状剖析
我们把少阳三焦说清楚了,再来看看小柴胡汤证的几个主要证状。往来寒热,是指一会儿觉得发热,一会儿觉得冷,因是伤寒之后传变而来,说明太阳表病未治好,病邪(如病毒)进入了少阳半表半里,淋巴免疫系统与外来入侵的病毒、细菌在此部分进行来回抗争,胜负交替,表现为寒热交替。胸胁苦满意味着胸胁部位积存有水饮停湿,阻塞三焦油网水道,所以感觉胀满难受,很多情况下,少阳经胆受邪,胆汁回逆,嘴中会感觉到苦味。默默不欲食,说明脾胃寒湿,胃的蠕动变缓,没有胃口,吃不下东西,由此,也会导致津液产生不足。心烦喜呕,由于内有水饮停湿,胸胁又有寒热往来,引致大脑供血出现不稳定,热气上冲,扰乱心志,水饮停湿,也会使胃气不下行而上逆,出现呕的情况。这些是小柴胡汤证的主证,也会出现其他证状,如因水饮停湿及寒凝不通,出现腹痛,因水道不通,胁下会感到痞满且硬,还可能出现心下肌肉跳动,小便不利,水湿停留不能正常外排,或因胸热且有水湿出现咳的情况。
小柴胡汤的调理机制
上述的这些主要证状,也就是关键问题所在,这些问题可能全都存在,也可能只有一个或两个,不管是否全有,只要有一个,就表明少阳三焦系统出现了问题,就有水饮停湿阻塞或其他的阻塞状况,就会有郁热的情况,脾胃有寒湿的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找到最主要的问题并兼顾关联点。通常说少阳证的主证是呕,但其核心问题部位在少阳三焦,不在表,不在里,张仲景选择了柴胡这味药来担当主攻手,柴胡生长时,一半在地里,一半在地上,地上身与地下根一样长,以物类象,柴胡具有进入半表半里、疏通淋巴管的特性,入三焦系统,疏通胸膈阻塞及退寒热的功效。所以三焦系统相关疾病,柴胡可以起到很大作用,除本身的功效作用外,也可以将其它药效引入到三焦。由于往来寒热,以黄芩苦寒来清热,柴胡把黄芩带到三焦,清中上焦的热;因有呕,更主要的是有水饮停湿,用生半夏配生姜来止呕,利水湿,降水逆,用生姜发胃阳,促进胃蠕动,除胃寒,而通过人参、甘草、大枣来补助津液,增加肠胃功能,增强免疫系统,使不欲食的问题得以缓解。
小柴胡汤的延伸治疗机制
小柴胡汤证问题在三焦,所以除本身的这些主证及相关证状外,还可能因为此部分水道不通及其他各种堵塞,引起全身上下相关病症。小柴胡汤的这七味药,首先解决了三焦系统的问题,如疏通水道、去热、止呕,利除水湿,同时增强脾胃动力,补足津液,将这些问题一并解决,更进一步的是,由于位居半表半里的少阳三焦系统变得通畅无阻塞,使气、水、血、神经等上下皆通,生命机体运行恢复正常,从而带动身体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转为正常运行,使相关疾病得以治疗。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五脏六腑及相关组织出现疾病症状,也多与三焦水道等上下传递通道阻塞有关,小柴胡汤疏通三焦、恢复肠胃吸收功能,也就能帮助多种疾病的治疗,这就是小柴胡汤神奇功效所在。过去有医家就以小柴胡汤作为主打治疗方剂行医济世。
基于小柴胡汤的调治原理与机制,我们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小柴胡汤可以对很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古今医统》说,小柴胡汤治瘰疬、乳痈、便毒、下疳及肝经之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不思饮食。这是因为这些都会因为三焦系统内出现堵塞产生的疾病。《正体类要》说小柴胡汤治一切扑伤等证。扑伤没伤在表,则伤在半表半里(就是肌肉或肌肉下面,为内伤),所以小柴胡汤可疏通恢复。倪海厦先生指出子宫也是在半表半里,子宫是腺体,所以妇科也常用小柴胡汤,尤其是经期感冒用小柴胡汤最合适5。黄煌教授在讲解此方时,指出“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胸胁的不适,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这些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调治。6”
基于此种认识,我们便能更深刻地理解小柴胡汤的治疗作用,也可以更广泛地将这个汤方应用于很多与三焦系统出现非正常运行、阻塞相关的疾病治疗,小柴胡汤是以恢复生命机体整体正常运行为着眼点的方剂。
这也是刘绍武先生特别看重小柴胡汤的本质原因,小柴胡汤是协调整体,协调五脏六腑的重要方剂,三部六病学说以改良的小柴胡汤为基础,增加对脏腑、组织针对性局部治疗的中药而调配出十几个固定的汤方,应用简明,效果显著,这是刘绍武先生创立三部六病学说对社会的贡献。我认为,刘绍武先生的贡献还在于发现并应用了小柴胡汤的这种本质功效,我们从此可以得到启示,局部整体协调疗法在利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还可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马文辉主编,第页,科学出版社
2.《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马文辉主编,第页,科学出版社
3.《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马文辉主编,第22页,科学出版社
4.《人纪系列:伤寒篇》,倪海厦,第页
5.《人纪系列:伤寒篇》,倪海厦,第71页
6.《经方的魅力》,黄煌,第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