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3569.html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小柴胡汤是近年来随着“经方热”被拓展出好多新适应证的经典方剂,堪称“经方中的劳模”。今天,小编再带大家学习小柴胡汤加减后的一个功效——缓解堪称疼痛程度仅次于分娩的肾绞痛,看看它如何解决了镇痛药都缓解不了的疑难病例——
加减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2g,黄芩9g,玄明粉(冲)12g,法半夏9g,生姜8g,赤芍30g,枳壳9g,党参9g,甘草8g。
功效:疏肝利胆,通调三焦。
主治:肾绞痛致腰痛连腹,腹痛连腰,小便不利,大便不行。
煎服法:三碗半水煎余一碗半,分2次服,每日1剂。有效多服。
柴胡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体悟:柴胡多用于少阳证,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满痛、口苦、咽干、目眩的要药。
注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体悟:黄芩善于清上焦湿热、泻肺火,是治疗湿温、暑湿、胸脘痞闷及肺热咳嗽的要药。
注意: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经典案例——石淋
许某,男,60岁。
主诉:左腰腹剧痛4天。
现病史:患者素来体健耐劳,4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腰腹剧痛,医院急诊,经尿常规检查、X线摄片等,考虑为输尿管结石,因未发现急腹症,仅做镇痛、抗炎处理,但疼痛不止,时而加剧,邀中医会诊时,已有四天四夜。现痛楚不堪,不能眠、不能食,无大便,腹胀,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石淋(肝胆湿热)。
西医诊断:肾结石。
治则:解痉止痛,软坚通下。
处方:柴胡12g,黄芩9g,玄明粉12g,法半夏9g,生姜3片,血余炭3g,枳壳9g,川朴9g,党参9g,赤芍30g,甘草5g。
嘱其服药1剂,但患者因痛苦甚,恐一剂药力未逮,两剂作一剂煎服,当晚微利3次,下半夜痛渐止,沉沉安睡。
二诊:第3日诊之腰微痛,夜寐难,即改拟六味地黄汤加味善后。
按:《伤寒论》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用小柴胡汤主之。”腹中拘急作痛,用小建中汤先行益阴和阳,不见好转,再用小柴胡汤。腹中急痛一个“急”字,细细品味,用意殊深,尚有发病急、卒暴而起之意,与肾绞痛的发病有相似之处。方中赤芍大量可以解痉缓急止痛,玄明粉咸寒软坚,佐以通下邪热,使处方更快发挥作用。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实践。本书系统整理了20位粤西地区名医的学术思想、用药经验、临床体会、治验病案,通过验方验药与经典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帮助我们有效学习名家临证经验干货——
《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悦读中医”开启新媒体作者招募啦!
“悦读中医”新媒体矩阵目前订阅用户已超过万,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