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老是漏奶怎么办,如何有效解决漏奶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pfzhiliao.com/

“宝宝2周了,我奶水够宝宝吃,每次涨奶的时候奶水自己流出来了,有时候宝宝一边吃,另一边流。怎么也不受控制,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要流啊?”

“我奶水不算多,怎么还漏奶,有时候不知不觉的就流出来了,弄得衣服湿湿的,好尴尬啊,该怎么办?”

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刚开始给宝宝喂奶时,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上面的漏奶情况,如果在家人面前或者出门在外时漏奶,会让妈妈十分尴尬。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会发生漏奶?漏奶的时候应急措施有哪些?让妈妈免除尴尬哦!

什么是漏奶

妈妈在哺乳期中,乳汁不经婴儿吸吮而自然溢出称为“产后乳汁自出”,民间俗称为“漏奶”或“漏乳”。在医学上,漏奶是指乳房不能储存乳汁,随产随流的现象。大多数妈咪漏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漏奶持续的时间一般在哺乳期开始至6周的时间。

此外,有些妈咪漏奶和奶水过多,满而自溢。不过,漏奶和奶水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些奶水比较少的妈咪,也可出现漏奶的现象。

漏奶持续的时间一般在哺乳期开始至6周的时间。此期间人为阻止漏奶是很难做到的,一般等到哺乳期6周后,妈咪和宝宝之间形成合适的哺乳规律,妈咪乳房会变软,漏奶的现象会慢慢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妈咪由于产后气血虚弱而漏奶比较严重,不过漏奶一般不会影响到妈咪身体健康和宝宝的喂养。

漏奶的5种原因

漏奶大多数属于自然的生理反应,而且是否漏奶和奶水的多少没有太多的关系,一些妈咪奶水少也可发生漏奶的现象,这主要和哺乳过程中形成的泌乳反射、条件反射、乳房结构等关系。不过有些妈妈产后气血虚弱,也容易出现漏奶。

1、泌乳反射不规律

在乳房开始分泌乳汁的前几个星期里,妈咪乳房由于频繁哺乳,乳房出现泌乳反射,特别是在前6周的时间内,妈妈的乳汁和宝宝的需求还处在磨合期,没有形成规律,一般到了喂奶时间,很容易发生漏奶。

2、条件反射

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引起条件反射,从而导致妈妈漏奶,比如看到别的妈妈哺乳,周围有其他宝宝哭泣或者妈妈自己正在用一侧乳房哺乳时,都有可能诱发漏奶。

3、乳房结构影响

如果一些妈妈的乳头位置比较低,也容易发生漏奶的现象。

4、乳汁分泌过多

有些妈咪是因为乳汁分泌多于宝宝的需要,在没有及时吸奶的情况下,乳房充盈容易自溢而漏奶。

5、产后气血不足

漏奶也是中医所说的“收不住奶而漏出”现象。有的妈妈生孩子的时候体力消耗很大,失血较多,之后饮食、休息不足,造成气血亏虚,也会产生漏奶。

温馨提示:对于漏奶,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一般到了母乳喂养的第6~10周,待妈妈和宝宝相互适应后,漏奶的情况就会自然停止了。若漏奶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遵医嘱用中医进行调理。

发生漏奶该怎么办?

关于漏奶怎么办的问题,目前并没有能够%避免哺乳期漏奶的方法,但在乳房胀得太满前,给宝宝喂母乳或挤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漏奶,可以进行以下处理:

1、佩戴合适的文胸+防漏奶垫

哺乳期间,可以佩戴合适的胸罩,将乳房高高托起,要注意保证乳头位置不低于水平。如果感觉乳房发胀时,要及时为宝宝喂奶或将乳汁吸出。最好不要用有刚托的哺乳文胸,文胸里面垫上棉的防漏奶垫、纱布或者棉的小毛巾,浸湿后要及时更换。

2、使用护奶器

对于漏奶比较严重的妈咪,可以考虑佩戴护奶器。漏奶时,漏出的奶水可流入护奶器中,避免初夏胸前湿哒哒的尴尬。

3、减少刺激

尽量避免看到能够带来条件反射的情景,如其他妈咪喂奶或宝宝吸奶瓶。

4、外出时事先吸空

如果妈咪担心外出时出现漏奶尴尬,就可以事先用吸奶器把乳汁吸空,然后穿上有防护垫的胸罩。情况紧急时,可用双手交叉用力按压胸部,能防止奶水很快流出。同时可先事先准备备用衣物,到卫生间更换。

5、自备毛巾擦拭

这种方法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可以做,随时准备干净毛巾或防溢乳垫带在身边,以备擦拭或防衣物打湿。

6、乳房胀的太满前哺乳

妈妈在乳房胀得太满之前给宝宝哺乳,给宝宝喂奶时,尽量一侧吸空后,再喂另一侧。如果宝宝不需要哺乳,妈妈感觉乳房发胀,可以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放到冰箱里储藏备用。

7、挤出一两滴或按压乳头

每次漏的时候,妈妈可用手挤两滴出来,不要挤太多,时间久了慢慢就不漏了。吃奶的时候,另一边漏奶可以用手指按压乳头就会不漏了。

8、如果问题漏奶现象比较严重,可以咨询一下医生,做出相应治疗、调整。

漏奶特别严重时,医院咨询医生或者做一个检查。此外,尝试不同的喂奶姿势,这对减少漏奶也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如何治疗漏奶

1、气虚失摄导致漏奶

因产耗气伤血,中气不足;或饮食劳倦伤脾,脾胃虚弱,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中气不足,胃气不固,摄纳无权,乳汁随化随出而致乳汁自流不止。正如《校注妇人良方》云:“产后乳汁自出,乃胃气虚。”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自出,量少质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益血,佐以固摄。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芡实、五味子。

方药:人参、黄芪、白术、当归、橘皮、甘草、柴胡、升麻。

2、肝经郁热导致漏奶

产后情志抑郁,郁久化火;或恚怒伤肝,肝火亢盛,乳头属足厥阴肝经所主,火盛则令肝之疏泄太过,迫乳外溢。如《胎产心法》曰:“肝经怒火上冲,乳胀而溢。”

主要征候:产后乳汁自出,量多质稠,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敛乳。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生地、夏枯草、生牡蛎。

方药: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薄荷、炙甘草。

3、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虚证针气海、膻中、足三里,用补法;实证针阳陵泉、行间、支沟,用泻法。

奶水少还漏奶水怎么办

很多妈咪认为漏奶是因为奶水太多,其实一些奶水比较少的妈咪也会出现漏奶的现象,这主要和泌乳反射有关。奶水少还漏奶的话可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哺乳,此时要注意避免泌乳反射,尽量不要看到其他妈咪喂奶的画面。除了避免看到以外,还要避免想象,思维作用也会产生泌乳刺激。

为了保证给宝宝提供他个充足的奶水,奶水少漏奶时还要注意“催乳”,平时可多喝下奶的汤水,如猪蹄炖花生、鲫鱼豆腐、公鸡汤等。

此外,要想奶水多起来,还要注意勤哺乳勤喂。在月子期间,下奶很容易,只要宝宝肯吸就让宝宝吸久一点,宝宝吸得越多奶水来得越快。要是宝宝不肯吸可以用吸奶器,每隔两小时吸一次,可减少奶水不足的情况。

漏奶会持续多久

一般来说漏奶会持续6周左右的时间,因为从哺乳开始到6周的时间内,妈咪和宝宝之间还没有形成适合俩人的哺乳规律,此期间漏奶最多且最频繁。在哺乳期6~10周,妈咪的身体和宝宝之间形成一个相互适应的供需系统后,漏奶的情况一般就不存在了。

出现漏奶时,妈咪们不必过于担心,漏奶并不影响对宝宝的喂养,而且说明自己的身体在非常积极地为宝宝产奶。在漏奶期间,妈咪要尽可能按照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奶,而且哺乳次数越多,乳房也就越不容易漏奶。

漏奶要注意什么

漏奶虽然不会对妈咪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但对外出的妈咪来说胸前湿哒哒看起来比较尴尬,而且漏奶没有及时清理更换的话,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漏奶期间要做好个人卫生护理。

1、调节好心情

部分妈咪在出现漏奶时会感觉心烦气躁,但要注意这大多是正常的现象,此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到自身健康。

2、保证睡眠

大部分妈妈虽然在哺乳期间不用工作,但想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睡眠比较难,因为照顾宝宝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咪也要尽量和家人分担照顾宝宝的工作,自身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样对漏奶的减少也有一定的帮助。

3、不要攒奶

一些妈咪奶水比较少,所以不用喂奶时想攒奶,其实奶水并不是越攒越多,相反要让宝宝经常吃奶水才多,因此不要因为漏奶就减少哺乳,平时可用吸奶器尽量把奶水排空。

4、注意哺乳方法

喂奶时要让宝宝含住乳晕,两边乳房轮流吃,增加乳房的刺激有助于早日形成妈咪和宝宝的哺乳规律。

5、不用刻意控制漏奶

漏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平时不用刻意控制,但妈妈可以早做防备。如果在宝宝吃一侧乳房时,另一侧总是漏奶,那么,你可以在开始喂奶前,就在胸罩里塞好一块纱布或乳垫。更好一点的做法是用可洗的、用完能倒空的塑料护乳罩。如果护乳罩在使用前消过毒,你还可以保留从另一个乳房漏出来的奶,冷冻起来,留着给宝宝以后吃。

6、多准备衣物

出门时不论带不带宝宝,最好多带一件上衣和两个乳垫或穿上能掩饰奶渍的衣服。如果你在不恰当的时候感到乳汁要流出来了,可以双臂在胸前交叉、环抱,轻轻地压住乳房。这样也许能阻止意外漏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妈咪在胸罩里塞了乳垫,别忘了乳垫湿了后要及时更换,以免乳头上滋生细菌。

如何通过食疗来缓解漏奶?

如果麻麻是因为气血不足导致的漏奶,那么可以从饮食来调理,下面给麻麻推荐三款补气血防漏奶食谱。

一、五红汤

功效:养脾补益气血,安神补虚,生津止渴。

食材:枸杞、红枣、红豆、红皮花生米各一把、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红枣、花生、枸杞子、红小豆等量,洗净放入砂锅,浸泡半小时。

2、加入适量红糖,搅匀。

3、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熬1个小时即可。

二、党参覆盆子红枣粥

功效:补气养血、固摄乳汁。

食材:粳米克,党参、覆盆子各10克,大枣20枚,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党参、覆盆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

2、粳米淘洗干净。

3、将药汁、大枣、粳米放入锅内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三、黄芪淮山鹌鹑汤

功效:补气益血

食材:黄芪、淮山、芡实各30克,熟地黄、红枣各15克,鹌鹑一只。

制作方法:

1、鹌鹑洗净,切块;

2、其余用料洗净,清水浸泡约30分钟,红枣去核。

3、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加食盐调味。

谢谢阅读此文章,如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请扫描下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gj/8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