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导致胆结石,中医通腑排石法成

很多人因为胆结石或者胆囊炎导致的腹部疼痛,肋痛等这些症状,去医院看,医生说切除了就不痛了,这样最快,效果最好,但是医生没有告诉你,胆囊的胆汁作用很大。最简单的就是保护肠胃的作用。

根据临床辨证,胆结石可用通腑排石法症治疗:

适用于气滞症。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为治疗原则。

对临床以肝郁气滞为主,右胁胀痛,痛势每随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满腹胀痛,便闭,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其结石直径较小,形状圆滑的胆囊、胆总管结石,可用此法。根据临床经验,拟定排石汤

排石汤方:药组成以金钱草、茵陈、柴胡、积实、芍药、延胡、大黄、厚朴、芒硝、川营、香附等为主。

具体用法:早晨空腹服油煎鸡蛋2个,促进胆汁分泌,中午用排石汤猛攻,患者一般可在晚上引起腹泻,结石每随大便排出。

本方以金钱草、茵陈、大黄清利肝胆,以柴欧胡、香附、川芦、积实疏肝理气,以大黄、芒硝、厚朴通腑排石,以芍药、延胡柔肝止痛。合而用之,可使肝胆疏,枢机利,疼痛止,结石祛。

病例1:

谷某,女,44岁。右胁胀痛,不欲饮食半年余,加重2周。伴暖气,反酸,口苦,上腹胀满,随情绪加重,厌油腻,偶有后背疼痛,大便干,2天1次。舌红苔黄腻脉沉弦。B超示:胆囊炎,胆结石,数个结石,最大0.4cmx0.3cm。根据症、舌、脉,认为该病属肝郁气滞。治疗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

方药:金钱草、茵陈,柴胡、积实、川、香附,大黄,芍药、延胡,牡蛎、昆布、丹参。6剂,水煎服。

2诊:患者服药后右胁及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反酸,口苦消失,饮食增加,大便稀。舌红苔薄黄脉弦。根据药后情况决定用排石汤总攻。

方药:金钱草、茵陈各,柴胡、营、芒硝各香附各,大黄,厚朴、芍药、延胡,1剂。

嘱患者早晨空腹服油煎鸡蛋2个,中午服排石汤ml,至傍晚开始腹泻,排大便3次,查见结石2个,大小约0.3cmx0.2cm。

此后患者右胁及上腹胀满基本消失,已无背痛,饮食、大便均正常,继进柴胡疏肝散5剂收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gj/13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