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
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老中医廖佐芹教授说,本品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功效: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病症
1、梳风散热
牛蒡子主治便是疏散风热。牛蒡子性凉味辛而散苦。且同时可以清热解毒,宣肺祛痰。可用于风热感冒。在感染风寒后,咽炎上火。喉咙化脓咳痰可血。皆可以用牛蒡子治疗
2、止痒发疹
牛蒡子有疏散风热之功效。从而能透泻解毒促使麻疹透发。且牛蒡子如果配合苍术等药材,还可以止痒,主要用于止风湿瘙痒与疥疮
3、润肠通便
牛蒡子性苦而寒,可以通便滑肠。含有可以促进肠蠕动的粗纤维,还含有益生菌生长酵素。且牛蒡子散火、解毒消疮,更是对治疗便秘效果更上一层楼
4、抗菌消炎
牛蒡子煎水后外敷,洗漱,对于多种附在皮肤上的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专门针对肺炎双球菌。对肺炎双球菌有着显著的抗菌作用。
5、减脂降压
牛蒡子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和菊糖,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减少脂肪的吸收,还能预防胆结石。同时膳食纤维吸附了钠,后随尿液粪便排出。起到了降压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中药配伍:
①治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为末。热酒调下3克。(《经验方》)
②治痦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细)15克。柽柳煎汤,调下立透。(《本草汇言》)
③治皮肤风热,遍身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6克,日二服。(《养生必用方》)
④治风肿斑毒作痒:牛蒡子、玄参、僵蚕、薄荷各15克。为末,每服9克,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⑤治斑疹时毒及痄腮肿痛:牛蒡子、柴胡、连翘、川贝母、荆芥各6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