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53.html
柴胡疏肝散结合四君子汤、背俞温针灸
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和背俞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脘痛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和背俞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胃部疼痛感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胃部疼痛感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水平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和背俞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使生活质量和病情控制效果得到同步提升。
胃脘痛;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背俞温针灸;疼痛
胃脘痛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进一步导致出现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严重病症的可能性会明显极大[1、2]。本文研究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和背俞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6月至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脘痛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胃脘痛发病时间1-8天,平均2.4±0.7天;患者年龄19-73岁,平均41.8±6.5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治疗组患者胃脘痛发病时间1-9天,平均2.5±0.4天;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41.5±6.2岁;男性19例,女性11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主要方剂组成包括党参、茯苓各15g,陈皮、白芍各12g,柴胡、白术、香附、川芎各10g,甘草6g,存在嗳气的患者在基础方剂上加用旋复花和沉香;胃痛程度严重者在基础方剂上加用延胡索;存在恶心症状的患者在基础方剂上加用半夏;存在泛酸症状的患者在基础方剂上加用黄连和乌贼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各一次服用,连续治疗两个星期;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和背俞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实施背俞温针灸,取穴主要包括脾俞和胃俞穴,治疗开始前帮助患者取俯卧位,对穴位的局部皮肤实施彻底消除处理后进行针刺,在确定得气之后施以补法,待能够感到明显的酸麻肿胀的时候留针,并在针柄的位置加艾条2cm实施温灸,每次治疗的持续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每天进行1次治疗,连续治疗两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2)胃部疼痛感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3)药物不良反应情况;(4)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水平。
1.4评价标准
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价疼痛程度,10分表示疼痛最为剧烈,0分表示完全[3]。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共包括有8个方面的36个问题,分为满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4]。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后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进食和消化功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有效: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后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进食和消化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后没有减轻,胃镜检查存在明显异常,进食和消化功能受到严重影响[5]。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
2结果
2.1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胃部疼痛感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
治疗组患者胃部疼痛感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胃部疼痛感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d)
组别
例数(n)
胃镜复常
胃痛消失
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
30
8.97±2.05
5.19±1.24
12.51±2.63
治疗组
30
6.34±1.29
2.65±0.73
9.76±1.38
P值
<0.05
<0.05
<0.05
2.3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1例(3.3%),少于对照组的6例(20.0%),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药物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胃脘痛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药物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n)
临床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7(23.3)
16(53.3)
7(23.3)
23(76.7)
治疗组
30
17(56.7)
11(36.7)
2(6.7)
28(9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胃脘痛的发病多数情况下与环境、情绪、饮食等相关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长期吸烟、饮酒也会使胃脘部疾病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该病患者大多数存在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存在明确的天气和心情等诱因,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通过会建议选用抗酸、抑酸药,但病情在治疗后容易再次复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而进一步探索治疗的有效药物显得尤为重要[6]。
温针灸指的是将艾条套放置在针柄尾部的位置对局部施灸的一种治疗方式,热力可以通过针体直接到达相应的穴位,使毛细血管局部的微循环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对炎性物质的排出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能够帮助致痛物质的吸收和排出,从而使疼痛得到有效缓解,通过针、灸相互作用的方式,对患者的背俞穴实施温针灸治疗,可以对血液循环产生促进作用,使机体代谢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脏腑、免疫功能,主要具有通经温脉、散寒止痛、开胃止痛的治疗功效,使胃脘疼痛程度迅速减轻[7、8]。
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说明,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和背俞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使生活质量和病情控制效果得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斐莉,万从容,梁爱江,等.温胃散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36(Z1):-.
[2]颜显扬.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辅以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30(12):-.
[3]陈亮,陈奇,张文娟,等.王和天主任医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用药经验数据挖掘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14(2):-,.
[4]禤子才,尤爱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1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6(8):99-.
[5]刘永芳,于红.隔温阳益气饼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40(5):-.
[6]郑连雪,田松焕,费景兰,等.隔药火疗联合药物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37(2):-.
[7]赵丽红.分析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在胃脘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8(5):-.
[8]刘静,廖金玲,覃婧,等.背俞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9(7):-.
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