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生产的陶瓷药罐,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生产的陶瓷药罐。药罐为黄白釉,短颈,溜肩,圆直腹下收,圈足,腹部书有“十八集团军卫生材料厂监制”褐色款识。
年春,八路军在晋东南太行山区潞城县南村,建立了第十八集团军野战卫生部制药所,所长刘英桂,政治指导员王志良,具体任务是利用太行山区的丰富中草药材,开发研制军用药品。当年夏天,制药所转移到山西省武乡县刀把嘴村,借用农家的石碾、铁锅、陶缸以及竹筛等器物,因陋就简地生产出子各种丸散膏丹等中药制品。特别有意义的是八路军在刀把嘴村的山洞里,成功试制出了中国第一支柴胡注射液,开创了土法中药西制的先河。
八路军酒精制造厂全体人员合影,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年夏天,制药所与师卫生部制药厂合并,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卫生材料厂,张其榜任厂长,温萱任教导员。该厂除生产中药制剂外,还用土法制作纱布、脱脂棉和急救包等卫生材料。根据制药生产与卫生材料的需要,卫生材料厂先后设立了5个分厂,年10月,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又将5个分厂改编为制药所、制造所和绷带材料所等3个生产单位。年底,又合编为制药所与制造所两个生产单位。制药所设在龙洞沟,所长韩刚。制造所设在温庄,所长宣心愚。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生产的陶瓷药罐,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生产的陶瓷药罐,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在武乡县刀把嘴村至今还流传着彭德怀送药的故事。年,彭德怀到药厂视察。当时因缺粮,药厂职工早上只能吃点黑豆和野菜充饥,职工阎柴通(也是刀把嘴村的村民)为药厂运送药材途中晕倒。恰好,彭德怀遇到了晕倒的阎柴通,他急忙吩咐警卫员把阎抬到厂部,从一个瓷罐里取出两包药让阎柴通服下,还关心地询问阎柴通“还晕不晕?”并嘱咐他“要早日康复,好好工作”,临走时,彭德怀还把那个药罐送给了阎柴通。御生堂博物馆现在珍藏的这个药罐与彭德怀送给阎柴通的那个药罐即是同一批生产的药罐。
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印制的医用教材,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八路军生产的陶瓷罐,上面书有打油诗,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