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柴胡汤简单谈肿瘤的辨治

经方医学中,治病在于辨六经,析八纲,六经来自八纲,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里中还有个半表半里,而六经所指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对应于八纲当为表阳、里阳、半表半里阳,表阴、里阴、半表半里阴证,故而病位不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病性则不出阴阳二者,相对于太阳、阳明,少阴、太阴,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病情简单,阴阳易分,半表半里则病情复杂多变,寒热虚实夹杂。对于肿瘤疾病来说,寒热错杂之病变多见,病人也往往虚实夹杂,尤其中晚期及术后、放化疗后的患者,常见正气虚衰而邪气盛者,或者术后、放化疗因机体受创后虽邪不盛,但正气也虚。而肿瘤患者却往往两者同时夹杂出现,这就与半表半里的证候反应相吻合了,当人的整体机能表现为太过之时,津液虚衰不甚,则为少阳病,而正气不足,机能衰退,津液虚衰重时,则考虑为厥阴病。所以在治疗之时,我们依据当前刻下症候反应,观其邪正纷争对抗之力量,正气不衰时,以驱邪为主,正气衰弱时则扶正为主,而正邪纷争互有胜负之时,扶正驱邪。

在跟诊沈力老师学习肿瘤辨治之后,总结其治肿瘤是在顾护胃气的基础上,酌加抗肿瘤药物,且以无毒或者小毒之药治之。因为诸多肿瘤患者本来就正气不足的一面,如再以大毒有害之物克伐机体,必然导致正气进一步虚衰,气血津液更为虚及逆乱,如此,表、里一或二者与半表半里同病时,治不取少阳或厥阴,而单用汗吐下,利小便或单纯温补治疗先后顺序逆乱,则变证丛生,机能进一步衰减甚或滋邪,可能使病先入危重之候,危及生命。沈老在治疗肿瘤时,与从半表半里论治之法有暗合之处,观其主用之方,清补同施,与仲景先师的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干姜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观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相配伍,疏清同用,而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是仲景先师治胃保胃气常用的配伍,病在半表半里,虚热寒热错杂,病情复杂多变,治不得当即刻变生丛症,而肿瘤多从痰、瘀、热毒论治,故治疗肿瘤的药物亦多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或者凉血祛瘀之品,其性多寒,久服多可伤胃。而很多治疗肿瘤的医家喜用有毒的虫类药,或者大毒之品,以毒攻毒来治疗肿瘤,常服必然伤及胃气。然治病若胃气伤必使病加重,正气虚衰,津液消耗无力抗邪。而肿瘤患者虽初期、中期虽抗病有力,但其已有虚衰之像,犹如少阳病,表现为阳性证候,但已有胃气的不足了。故而仲师创立小柴胡汤,既有疏清之品,而更有后5味健胃生津液之物。徐灵胎有言:小柴胡之妙,妙在人参。人参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久服轻身延年。《名医别录》更称之为神草。

疏、清加之健胃等药物同用,形成和法。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无出路,需借助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消化道、呼吸道、大小便等来解除疾病。由此可见要驱除病邪,需保证各脏器功能不虚。肿瘤治疗亦是如此。沈老师用方以“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等肿瘤常用的清解之药,兼用“红豆杉”的植物化疗药,更加用异功散或四物汤等方补养气血,健胃扶正祛邪。攻补同用。而肿瘤患者往往有心情抑郁的一面,所以常常给于“疏”药—柴胡。以此立方,暗合半表半里疾病的诊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沈老师也是反复强调顾护胃气的重要性。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然肿瘤终末期,正气虚衰,胃气大败,往往呈现以太阴病为主的里虚寒重症,虽有合病厥阴病,此时当急救其里,临证当知变通,不可拘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ihue.com/chcd/8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