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对于世人来说,“吃嘛嘛香身体棒”、“无灾无难到公卿”是人生最理想的状态。而世人皆知,“病从口入”,因此,脾胃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黄帝内经》旗帜鲜明的告诫,“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论》明确指出,“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说,拥有一个“铁打的脾胃”,才是健康长寿的根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生冷湿气和火热温燥最易伤害人体脾胃,而平衡生冷湿气和火热温燥,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金元名医李东垣专门为此原创设计了一个奇效良方。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一身致力于脾胃学说,对于如何平衡生冷湿气和火热温燥对于脾胃的伤害,它创立了一个十分奇妙的方子,虽然没有补中益气汤的影响力强大,但是也是一个用途极为广泛的经典良方,它就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能说到这个方剂的名称,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方子怎么这么不熟悉呢?实际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这个方剂是李东垣《脾胃论》中第一个出场的方子,可以说是《脾胃论》的总方。而这个方剂,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结合、兼调气机”四大特色,可以说是李东垣所创诸方中,最具特色的名方之一。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脾胃论》记载,全方由“柴胡,甘草(炙),黄芪,苍术(泔浸,去黑皮,且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羌活,升麻,人参,黄芩,黄连(去须,酒制,炒),石膏(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等10味中药组成。按照原方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这些中药打成粗末,每次使用时,煎好后,早饭后、午饭前服用,隔一天再服一次。
李东垣设计的这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它的将息法比较独特,首先是服药并不是一日三次,而是在早饭后、午饭前的这个空档期间服用,而且服用一次之后,需要再间隔一天后,再在相同的时段服用;其次是服药期间,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需要减少食量,但要提高食物的营养;再次是服药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尽量不要频繁的讲话,也不要食用酒、湿面、大料等食物,以免“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不要食用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水果,“恐阳气不能生旺”。
李东垣之所以给这个方子取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因为这个方子的主要功效就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气,可以说,李东垣创制这个方子,也是颇为费了一些心思的,因为这个方子,既是补泻兼施,又是升降同用,这可不是一般的方剂能够兼顾的。所以说,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作为《脾胃论》第一方,是有它的道理的,只不过这个方子在后世医家的临床运用中,并没有像补中益气汤这么广泛和高频,但依然不能掩藏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方药潜力和临床运用范围。
那么,李东垣的这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它的配伍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全方以黄芪为君药,主要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以人参、甘草、苍术为臣药,其中人参、甘草甘温益气,苍术健脾祛湿。以柴胡、升麻、羌活、黄芩、黄连、石膏为佐药,其中柴胡、升麻主要起到引药的作用,引胃中清气上行;羌活既起到祛风除湿的作用,又起到辅助升麻、柴胡升发清阳的作用;黄芩、黄连、石膏就主打一个散火、清热和燥湿。以甘草为使药,兼以为使,主要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就这样,十味中药,共同发挥着“补脾益气、升发阳气、清泻阴火”的作用,只要用对了,就能发挥“脾胃健康百病消”的良好作用。
对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这个方剂配伍,至今依然存在争议。按照李东垣的原意,全方以柴胡为君,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升麻、人参为臣,黄芩、黄连、石膏为臣为佐。但后世也有医家认为,全方应当以人参、黄芪、甘草、苍术为君药,主要用来脾胃,以羌活、升麻、柴胡为臣药,主要用来升阳气,以黄连、黄芩、石膏为佐药,主要用来泻阴火。但是如果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恶方义来看,全方以黄芪为君,更符合李东垣的《脾胃论》思想主旨。
对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方证,其实在《脾胃论》里并没有详细论述,只是点明了“饮食损胃,劳倦伤脾”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是疾病的“本”,而“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则是疾病的“标”,且时逢长夏,“主气衰而客气旺”,是疾病的“气运”。对于全方的方证,李东垣只说了一句话,而且还是一个假设,“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很好的一个方子,却让后世医家很少使用的关键原因。但是,本方的核心病机却十分明朗,也就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火相兼、湿热阻滞,因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兼夹湿火的病症,同时,还可用于一切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所致的脾胃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