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酸胀,腰酸腰痛,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但是为什么会手足酸胀?腰酸腰痛?这个就人因病而异了。接下来给大家看看我在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的医案一则:
一、首诊(时间:年8月30日)
患者:吴某,女,51岁。
主诉:手足胀感伴腰酸4天余。
既往病史:高血压,荨麻疹。
现病史:晨起手足胀感不适,伴腰部酸痛,无麻木感;头痛,以两侧头痛为主,持续性刺痛,无头晕眼花,无耳鸣;胃口尚可,无胃胀反酸,无恶心欲呕,吃寒凉食物后易腹泻。有尿频尿不尽感,无尿急尿痛感;睡眠一般,多梦,无夜尿,无盗汗。乏力,怕冷,自汗,上半身为主;口干,无口苦,晨起咽部白粘痰,咯不净感,无咽痛咽痒,无咽部异物感;皮肤易起风团,瘙痒,无渗液。
舌脉:舌淡红,苔黄腻,脉细,舌下脉络瘀滞。
诊断:腰痹少阳头痛厥阴下利太阳表虚风疹。
治法:和解少阳,平调寒热,兼化淤血,调营卫。
处方:小柴胡汤合乌梅丸加减。
中药: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生姜3片,太子参15g,炙甘草10g,乌梅15g,黄连5g,黄柏5g,附子5g,干姜5g,桂枝5g,白芍15g,细辛5g,三七5g,水蛭5g,苍术10g,天麻10g,红景天6g。共14剂,煮水煎至ml,饭后温服。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患者切勿盲目运用处方)
二、复诊(时间:年9月29日)
患者服药后情况:自感晨起手足胀感消失,无头痛,无怕冷,但仍有腹泻,3次/日,口干,风团症状较前改善,胃纳睡眠可,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弦,BP:/85mmHg。
中药:同上方,加白术15g,牡蛎30;乌梅增加到25g,共14剂,煎服法同前。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患者切勿盲目运用处方)
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1、患者两侧头痛,手足胀感,尿频尿不尽,该症状是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
2、口干,易腹泻,为厥阴上热下寒表现;
3、怕冷,自汗出,为太阳营卫失和;结合患者头痛为刺痛样,舌下脉络瘀滞,高血压病史,考虑患者内有淤血;
4、皮肤风团,荨麻疹病史,考虑少阳厥阴两经病变致机体阴液不足,水液分布失常,调少阳厥阴,则荨麻疹自然痊愈。
因此,处方以小柴胡汤梳理少阳,乌梅丸平调寒热,桂枝汤调和营卫,田七、水蛭、苍术、天麻化瘀血,消斑块;红景天益气养血。复诊时患者诸症状改善,仍有腹泻,血压控制一般,再加白术健脾燥湿,牡蛎潜阳补阴,乌梅加量以增酸收之力。
声明:本医案仅供同行、医患间交流分享,读者切勿在未经医生辨证的情况下依方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