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每到经期前后或者经期就有头痛、身痛、胸胁苦满、恶风寒、口苦咽干、恶心,干呕甚至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差等等症状。我们称之为经期感冒或者称之为经期感冒综合征,民间壮医称为“痧痲夹经”。经期感冒可发生在经前、经中、经后各时期,大体因体虚而外感风寒所至,因妇人特殊的生理原因,采用小柴胡汤为主辩证治疗,为确当之法。
中医学院毕业出来工作初期,每听闻谁有中医绝招都想去学到,或想法“偷师”,父亲还健在时也乐于帮我收集秘方、效方,为我去结识许多民间医药人士,帮我寻觅能师,父亲只是个人民教师,对中医也不是很懂,但他认为这是让我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现在每当看到父亲为我抄写的验方,我依然感受到父亲那满满的爱,热泪洒潸然而下。
10多年前在田阳的小县城里开着一间中药铺叫林记药铺,应该有一定的历史时间了,药铺生意很好,掌管药铺的是位老药工林奶奶,随着老药工的去世,药店后继无人,很多年前就关闭了!那时林记药铺时常配有一种包装好的女性经期前后使用的“痧痲夹经”药,“痧痲夹经”是壮医的病名,意思是到经期出现“痧痲”。认识知道的人一有“痧痲夹经”症状就去取3剂服用,病就好了,药包很是好卖。父亲几经周折终于求到了药方,我也是当作至宝收藏使用。随着不断的学习和临床,逐渐的明白了这种经期痧痲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期感冒(经期感冒综合征),林记药铺“痧痲夹经”药秘方就是以小柴胡汤加味配伍出来的高效验方,现在对于治疗这种“痧痲夹经”症状更是得心应手了!
林记药铺“痧痲夹经”秘方:
柴胡15g,黄芩10g,生半夏15g打碎,甘草10g,当归15g,川芎10g,茯苓15g,白术15g,生姜5片,党参25g,荆芥10g,防风15g
“痧痲夹经”验案举例
姓名:凌
莉性别:女年龄:42岁田阳百育镇七联人,门诊号:-01-:04
临近经期这几日感冒,开始时咽喉有些疼痛,头痛、身痛,口苦、咽干,取消炎药片及感冒药服用三天后只是咽痛好转,其它如故。来诊时见头痛、身痛,口苦、咽干,口淡、无食欲。无明显乏力,无发热咳嗽。患者多次经期感冒在我这取中药治疗,其经验是输液多次治疗效果都不好,在我这中医治疗很快就好。-09-24曾经期感冒,当时症状比这次要严重很多,服了三剂药就好了。这次也要求服中药才行。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就开-09-24日相同的药方吧!
诊断为:“痧痲夹经”(壮医病名)。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服:柴胡15g,黄芩10g,生半夏15g打碎,甘草10g,当归15g,川芎10g,茯苓15g,白术15g,生姜5片,党参25g,荆芥10g,防风15g
经服上药治疗痊愈。
附:
最近读《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其中讲到程祖培先生的“经水适来”案,还有许叔微“热入血室”案,就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的。程祖培先生是广东中山人,是岭南伤寒“四大金刚”之首陈伯坛的弟子,也是广东本土的一位经方大家。程老存世医案多则,其中39则被其弟子彭若铿先生整理成《红杏草堂医案》其中有经水适来案:经水适来案:石岐十八间,生隆洋货店,区炳之尊正,经水适来,头痛发热,胸胁痛满而喜呕。一医谓其食滞外感,投以平胃散加砂仁、木香,不效;又投香砂六君子汤,痛益剧。医谢不敏,乃召余,看毕,谓区炳曰:女子善怀,每多郁病,征诸两手脉弦紧而浮,知为肝木不舒,而兼太阳病也。此因少阳之枢不转,太阳之标热,困于太阳署之里,太阳之本阴,又困在阳明署之表,至太阳不开,阳明不合也。况胸乃三阳都会,胁乃少阳范围,有不影响及之乎!仲景于太阳病,经水适来之妇人,有投柴胡之义例。前医不察,误用消导或补气等,药不中窍,宜其太阳愈不能开,阳明愈不能合,两阳之机关相阻,故发热头痛喜呕等证仍在。然幸太阳柴胡证未罢,少阳之枢不转,仍以小柴胡汤主之。即与汤一剂。果然药到病除,诸恙不作,二剂已,饮食如故。古方之中病,有时贤所不及者,借举一端为例,以作三隅之反。莉娜按:此患者发热,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经水适来”,另一个是“头痛”“胸胁痛满”和伴有呕吐。《伤寒论》第96条用18个字概括了小柴胡汤的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再者《伤寒论》第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可见此患者根据方证对应的原则,是应该选用小柴胡汤的。关于经水适来的发热,仲景认为此乃“热入血室”,“血室”指胞宫。我们可以分两层理解,第一,月经来潮时,体虚血弱,再感受外邪而发病,正虚邪盛的表现更为明显,而且往往会缠绵难愈,故以小柴胡汤治之。第二,女子在月经期,不慎感受外邪,在出现恶寒、发热不适的同时,还会影响月经来或者月经突然停了,或者淋漓不断。其实也有不少人在月经周期出现各种不适,如头痛、低热等。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应该用小柴胡汤的。在《伤寒论》条?条,以及《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的第1条、第2条、第3条中论述颇详。《伤寒论》第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第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第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热入血室”案: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亦有一则“热入血室”案兹录如下:“辛亥二月,毗陵学官王仲景妹,始伤寒,七八日,昏塞,喉中涎响如锯,目瞑不知人,病势极矣。予诊之,询其未昏塞以前证。母在侧曰:初病四五日,夜间谵语,如见鬼状。予曰:得病之初,正值经候来否?答曰:经水方来,因身热病作而自止。予曰:此热入血室也。仲景云:妇人中风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发作有时,此为热入血室。医者不晓,例以热药补之,遂致胸膈不利,三焦不通,涎潮上脘,喘急息高。予曰:病热极矣,先当化其涎,后当除其热,无汗而自解矣。予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间,涎定得睡,是日遂省人事。自次日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三投热除,无汗而解。”小柴胡汤也可以用于调经,特别是与精神紧张相关或者受其他精神因素影响的月经不调。仲景调经多用当归、芍药,如温经汤、胶艾汤、归芍散,都是用的当归、芍药。我们用小柴胡汤调经,也可以加当归、芍药,疗效也是很好的。请扫描以↑